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丝魂之海胭脂》蒙古歌舞剧

[复制链接]
scan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5-3-3 20:4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广西
蒙古歌舞剧《海丝魂之海胭脂》 原创作者:汤斌斌
——以草原气韵绘天人合一的海洋史诗






【序幕:沧海祭】
(马头琴长调起,敖包经幡翻卷如浪,萨满鼓声震动四野)
合唱(长调呼麦):
"长生天洒下珍珠雨,三山化作碧玉驹。
火神的眼波融霜雪,牧海的儿女耕云霓——"
(三十六名舞者身披银鳞甲,肩抖硬腕翻,模拟海浪翻涌;男子扬鞭踏步,女子顶灯旋腰,展现海**山喷薄之势)


南海鲛皇(摔跤舞步登场,雄浑吟诵):
"肩扛九曲黄河浪,足踏三山作牧场!
定海珠光化青稞,敢教龙王献粮仓——"
(舞者以"摇篮步"模拟海豚游弋,双臂如雁翅舒展,展现海底耕犁场景)






【第一场:潮劫】
(潮声化马头琴颤音,二十四少女执哈达跳"盅碗舞",碗中清水映月)
白海豚(软肩碎步,哀婉唱):
"追银鱼误入浅水湾,泥沼困身烈日煎。
千豚摆尾掀金浪,稻倒成浆泪涟涟——"
(群舞者突作"僵伏"造型,腰部拧倾如雕塑,手臂交错似稻穗倒伏)






【第二场:血盟】
(急促的太平鼓点中,蒙古族汉子赤膊扛门板冲入)
族长(马步蹲档,甩巾高喝):
"拆了毡房的门框哟,托起那神驹的翅膀!
额吉的奶桶盛明月,浇活这大海的儿郎——"
(救援舞段融合"托普修尔"绕臂技与"安代舞"顿足节奏:男子以"跟马步"抬豚,女子抖肩抛水,孩童执银碗作浪涌状)






【第三场:珠陨】
(水晶镜碎裂声起,马头琴奏《黑骏马》悲怆曲)
鲛皇(硬腕击鼓,泪洒长调):
"看那沾血的板车印哟,比珊瑚更艳!
这海底的胭脂米哟,怎抵得过人心的赤焰——"
(白海豚衔珠跃出,舞者突变"鹰击"造型:双臂波状抖动,足踏"钟摆步",象征火山抬升)






【第四场:丝路丰碑】
(查玛面具舞者引商队登场,驼铃化海浪)
草原商贾(筷子舞唱):
"金稻染红敕勒川,马蹄踏碎南海烟。
敖包连着珊瑚礁哟,天人共谱长生篇——"
(海陆生灵共跳"布利亚特圈舞",男女分列内外圈,男子扬鞭策马,女子顶灯旋碗,形成太极阴阳图腾)




【尾声:永恒牧歌】
大合唱(混融潮声与马嘶):
"潮是草原流动的浪,稻是沧海凝固的光。
当白海豚跃过敖包顶,天人同醉马奶香——"
(白海豚化作萨满舞者,肩披七彩哈达,以"碎抖肩"技巧模拟音波,绕场三周作祝福礼)






创作注
本剧创造性融合蒙古族舞蹈三大精髓:
1. 肩部语汇:以硬肩显鲛皇威仪,碎抖肩拟海豚音波,软肩诉稻穗柔肠;
2. 马蹄韵律:将"跟马步""钟摆步"化为海浪节拍,"摔跤舞"动态演绎火山喷发;
3. 道具哲思:哈达化海潮,马鞍作门板,银碗承日月,筷子击响农耕与商贸的和鸣。
全剧以蒙古族"圆形崇拜"贯穿——敖包、圈舞、顶碗旋姿皆隐喻天人循环之道,令海洋史诗迸发草原魂魄。
声明:未经许可不能转载改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电话:0777-3609360|触屏版|小黑屋|手机360|桂ICP备08003557号-1|

GMT+8, 2025-4-6 06:36 , Processed in 0.103064 second(s), 1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