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丝魂之海胭脂》评书剧本

[复制链接]
scan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5-3-3 21:0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广西
评书剧本《海丝魂之海胭脂》原创作者:汤斌斌






【定场诗】
(醒木一拍,弦乐轻起)
"南海烟波三万顷,鲛人耕火映繁星。
潮退方显仁义重,稻红原是血泪凝!"






第一回 海底耕火照龙宫
(海浪音效渐强,灯光幽蓝)
却说这北部湾海底,有座水晶琉璃般的鲛人国。鲛皇头戴珊瑚冠,手持定海杖,望着三座咕嘟冒热气的活火山——烟墩、涠洲、斜阳,声如闷雷:"列位臣工!咱这海胭脂稻离不得地火滋养,可这火山若喷了……"话音未落,忽见白浪分波,一头银鳞闪光的白海豚化成人形,跪奏道:"陛下且将定海珠镇在火山口,臣愿领豚族昼夜耕作!"(琵琶轮指模拟气泡声)


但见那海底农庄:
(快板)
珊瑚为篱贝铺路,夜明珠悬当灯烛。
火山口上架云梯,豚族穿梭播雨露。
不借日光借地温,稻穗低垂胭脂雾。
鲛绡帐里算收成,珍珠斗量红米数!






第二回 潮信无情人有义
(潮声音效骤变,灯光转血红)
谁料那年盛夏,海上烈日如烙铁。白海豚追鱼误入圈水田,退潮时千头海豚陷泥潭!(三弦急拨)您瞧那场面:
(韵白)
银鳍沾淤泥,烈日烤脊梁,
张口喘白气,甩尾溅泥浆。
金稻碾作土,哀鸣震八方,
田垄刻鳞痕,恰似刀割肠!


忽听得岸上铜锣炸响,圈水村老族长拄着拐杖颤巍巍冲来:"拆门板!卸床板!救神豚啊!"(大鼓连击)霎时间:
(数来宝)
汉子赤脚踩钉耙,妇人撕裙做担架。
童子提桶摔跟头,老妪跪地捧水花。
血染门板不知痛,泥糊双眼当抹纱。
三十里外渔村汉,闻讯星夜赶骡马!


(二胡悲弦突转欢快)
直救到月落星沉东方白,最后一头海豚归大海。村民横七竖八躺泥里,鼾声伴着浪花开。那老族长梦里还嘟囔:"值!值!稻子没了明春种,良心丢了何处买?"






第三回 神珠还海化桑田
(编钟轰鸣,灯光金红交错)
白海豚泣报鲛皇,老龙王听罢龙须颤:"人族待我以赤诚,我岂惜这海底田?"(喷火特效)令下时,定海珠收,三火山轰然喷发!
(川剧高腔)
"轰隆隆——
火柱冲开水晶帘,熔岩铸岛破云天。
烟墩涠洲斜阳立,托起红稻现人间!"


但见那海胭脂稻:
(昆腔吟唱)
沐得阳光饮咸水,根扎碱土叶更翠。
秋来满野胭脂云,碾米煮粥红霞坠。
郑和船队惊相问,丝路千帆载种归。
至今北部湾上月,犹照豚影绕桅飞!






【尾声】
(海豚音与船笛和鸣)
这正是:
(醒木重拍)
"天道无情潮有信,人心至诚动乾坤。
莫道鲛绡化泪去,且看稻红连海魂!"


(渐隐)
"列位看官,这海胭脂现下还在北部湾生生不息。您若到涠洲岛,月夜伏岸细听,那浪打礁石声中,可辨得当年豚族耕作、人族相救的千古回音……"




创作注:
1. 传统技法:融入评书"赋赞"体例,以韵白描摹场景;"扣子"手法贯穿救援戏悬念
2. 中西融合:海浪音效借鉴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兰人》海洋动机,火山喷发场景化用布莱希特史诗剧场间离效果
3. 哲理内核:以"潮信"喻自然规律,"稻米"象征文明传承,暗合《齐民要术》"顺天时,量地利"之农道
4. 史料依据:海胭脂原型参照《岭表录异》所载唐代岭南"赤米",结合合浦汉墓出土炭化稻粒考证
5. 舞台提示:采用投影纱幕叠加传统水旗,海底场景以青花瓷蓝为基调,火山喷发时红绸如岩浆倾泻
声明:未经许可不能转载改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电话:0777-3609360|触屏版|小黑屋|手机360|桂ICP备08003557号-1|

GMT+8, 2025-4-5 14:32 , Processed in 0.106009 second(s), 1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