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海女民兵之歌》黔剧剧本

[复制链接]
scan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5-3-12 22:0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广西
黔剧剧本《北海女民兵之歌》 原创作者:汤斌斌
(守正创新·黔韵新声版)






【总纲】
主题意象:以“珠魂-珠泪-珠魄-珠光-珠还”为叙事脉络,通过四代北海女民兵的时空对话,展现海上丝绸之路精神与红色基因的传承。
艺术特色:融合黔剧“九板十三腔”传统曲牌与海洋民族音乐元素,运用写意舞台语汇与数字技术,构建虚实相生的史诗意境。






【角色表】
1. 老珠娘(灵魂人物):90岁,疍家女民兵先驱,汉代船娘转世化身
2. 林海霞(核心人物):18-95岁,第一代女民兵队长,贯穿全剧
3. 阮阿香(京族代表):珍珠养殖能手,独弦琴传承人
4. 黄彩凤(客家代表):神枪手,贝雕技艺传人
5. 陈海燕(新生代):无人机操控手,数字化民兵指挥官
6. 汉代船娘(意象符号):羽人纹铜灯守护者,海丝文明象征






【舞台技术说明】
1. 动态纱幕:三层投影幕实现时空叠印,展现汉代海船与现代军舰同框
2. 智能威亚:六自由度机械臂操控礁石装置,模拟海浪颠簸
3. 声场系统:5.1声道环绕立体声,融合独弦琴泛音与海洋白噪音
4. 非遗道具:可开合珍珠贝装置(内置激光雕刻)、活性贝雕海堤模块






第一幕 珠泪淬剑(1950-1958)


第一场 血色引航
时间:1950年4月 地点:涠洲岛暗礁区
【追光起,三组机械礁石随浪起伏,林海霞红绸缠臂立于礁顶】


林海霞(唱【山坡羊】):
“夜沉沉星隐月藏,浪滔滔火熄灯亡。
蒋匪军封船断缆,疍家女血染衣裳!(甩红绸)
且将这红绸作号——(高腔)
引大军破浪渡汪洋!”


【十二名疍家女持橹板自礁后翻出,组合成船形阵】


众女(帮腔):
“哎哟喂——
红绸搅动南海浪,渔家女儿架浮梁!”


【敌军机枪扫射声起,女群以“浪里翻”身段避弹,红绸缠礁石作止血带】






第二场 铁血授枪
时间:1958年8月 地点:北海渔业合作社
【三把竹制高椅象征主席台,老政委持军号登场】


老政委(念):
“三斤铁,七斤钢,渔家女儿扛肩上。
钢枪要知海深浅,红心须随北斗光!”


林海霞(抚枪颤音,唱【清江引】):
“这铁器冷如珠母贝,暖似娘亲怀中郎。
往时银针绣龙甲,今朝钢枪描海疆——(突转【快板】)
描、描、描出个太平气象!”


【警报声骤响,众女以椅为塔眺望台风,融合黔剧“叠罗汉”与京族踩高跷技艺】






第二幕 珠魄铸魂(1959-2012)


第三场 双璧辉映
时间:1965年9月 地点:珍珠养殖场
【舞台分割:左侧京族女织网养珠,右侧客家女滩涂练兵】


阮阿香(剖蚌取珠,唱【竹枝词】):
“月作梭,浪作线,织就银网三百旋。
钢枪守得蚌儿笑,珍珠粒粒映红颜!”


黄彩凤(举枪瞄靶,接【快板】):
“风是敌,浪是靶,三点一线心头挂。
任它潮涌千尺高,(脆声)姑娘眼里——(亮相)不过小浪花!”


【台风警报声中,女群以蓝绸拟浪,人体串联成防波堤】






第四场 丝路魂归
时间:1978年6月 地点:南海沉船遗址
【全息投影汉代楼船,林海霞潜水服缀铜钱纹样,手持考古刷】


汉代船娘(幻影唱【汉乐府】):
“合浦珠,南海绸,楼船一去两千秋。
可叹金箔裹尸骨,空留铜灯照坟丘!”


林海霞(高举北斗终端,唱【新水令】):
“前辈莫叹灯火寂,且看今朝光未休!
旧时羽人逐浪死,今日女儿守金瓯——”


【铜灯光束与卫星光斑交织,沉船文物悬浮组成海丝路线图】






第三幕 珠光耀世(2013-2023)


第五场 智守海天
时间:2020年8月 地点:三娘湾数字指挥中心
【环幕显示南海实时态势,陈海燕操控无人机模型】


陈海燕(唱【滚绣球】):
“奶奶教我数星斗,我教AI算潮经。
钢枪换成数据链,渔网织在北斗亭!”


四代同唱(帮腔):
“变得是那沧海桑田,不变是这赤胆忠心!”


【无人机群组成“巾帼”字样,与1958年女民兵队列全息叠印】






第六场 薪火相传
时间:2023年7月 地点:台风抢险现场
【活性贝雕模块组成破损海堤,95岁林海霞坐镇指挥】


林海霞(颤巍巍举铜灯,唱【驻云飞】):
“这灯是汉朝羽人赠,这心是千年渔火明。
姑娘啊——(泣声)
珍珠要经风浪打,女儿当似螺号鸣!”


众女(传递发光贝雕砖):
“接过铜灯照新程,螺号声声破云行!”


【风暴声中羽人纹显形,贝雕砖自动修复成“家国长城”造型】






【尾声】 珠还合浦
场景:全息丝路横贯舞台,女民兵方阵踏浪而行


大合唱(黔剧高腔+京族哈节调):
“珠还合浦月重圆,灯照丝路两千年。
莫道女子无钢骨,敢立潮头换新天!”


【老珠娘撒出智能珍珠,落地显“和”“平”字样,羽人纹铜灯化作灯塔光束】






【创作注】
本剧践行“四维一体”创作观:
1. 历史考据:以合浦汉墓出土羽人纹铜灯、波斯陶罐为锚点,考证疍民“以海为田”生存智慧
2. 符号转译:将“珠还合浦”传说转喻为红色基因回归,珍珠养殖工序对应精神淬炼过程
3. 技艺再生:京族独弦琴技法嫁接电子音乐,贝雕非遗工艺融合3D打印技术
4. 伦理重构:通过“四代传灯”仪式,将“家船”伦理升华为“国舰”意识
守正不失赤子心,创新常怀敬畏情
声明:未经许可不能转载改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电话:0777-3609360|触屏版|小黑屋|手机360|桂ICP备08003557号-1|

GMT+8, 2025-4-7 04:50 , Processed in 0.105718 second(s), 1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