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丝魂之海盐传奇》老杨腔戏剧本

[复制链接]
scan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广西
老杨腔戏剧本《海丝魂之海盐传奇》原创作者:汤斌斌










编剧:汤斌斌
【总纲】
主题:以盐为媒,以竹为骨,书写合浦先民开拓海丝之路的壮阔史诗。
内核:人性光辉(舍生取义、家国大爱)、非遗技艺(刺竹水密隔舱、古法制盐)、海丝精神(开拓、包容、共生)。
特色:老杨腔曲牌活用、虚实相生的写意美学、非遗技艺可视化、沉浸式舞台叙事。






第一场:刺竹围林
时间:远古春日
场景:大坡山岗,刺竹森森如剑阵,雾霭中隐现杆栏巢居。
曲牌:【刺竹令·快板】
人物:乌坭(旦)、大廉(生)、族人(群演)


乌坭(执竹矛领舞,身段刚柔并济):
(唱)刺竹尖尖刺破天,扎稳脚跟护家园!
竹叶如剑斩狼虎,竹节如舟渡险滩!
(念)竹篾编筐盛日月,竹壳为笠遮风烟——
(做)扬手抛竹篾,族人接篾编舟,集体“编舟舞”,身段似浪涌。


大廉(负伤踉跄上,血染衣襟,跌扑身段):
(唱)【山坡羊·悲腔】
战火焚尽东夷土,孤雁南飞泣血途……
(惊见刺竹)呀!此竹如戟向天立,莫非苍生有归处?


乌坭(飞身扶大廉,眼波流转探其心):
(唱)【渔家傲·慢板】
血染竹根竹更青,客从何处带腥风?
(白)刺竹有刺不刺客,君若有胆共织梦!
(做)指尖蘸血点竹节,血渗竹纹化图腾——象征接纳外族。


舞台技法:
投影:刺竹根系与船舶水密隔舱结构叠印,竹节化为船舱。
身段:编舟舞融合“云手”“踏步”,展现竹篾交错之美。






第二场:红树盐劫
时间:盛夏正午
场景:红树林沼泽,海榄雌枝叶低垂,盐晶闪烁如星。
曲牌:【浪淘沙·谐趣调】【海盐赋·高腔】
人物:大廉、乌坭、猎人(丑)、叶猴(武丑)


叶猴(武丑扮,筋斗翻上):
(念)红树叶子白花花,舔口咸味赛蜜瓜!
(做)猴形身段舔盐,滑稽跌倒,众哄笑。


大廉(捧盐凝视,甩髯口唱):
(唱)【海盐赋·高腔】
叶上凝霜天公泪,舌尖一颤醒人间!
若将此味传四海,何惧骨埋红树滩!
(做)捧盐跪地,双臂展如鹰,族人围跪成“盐祭”造型。


突发:野猪突袭,乌坭掷竹矛退兽,与大廉背靠背御敌。
乌坭(嗔笑):
(白)郎君观盐入了魔,险成野猪口中馍!
(唱)【竹枝词·对唱】你要盐田通天路,我要你命活长久!


舞台技法:
红树投影用纱幕分层,盐晶以冷光频闪点缀。
野猪以武生戴面具扑跌,配合锣鼓点制造紧张感。






第三场:籺寄相思
时间:深秋月夜
场景:杆栏竹楼,竹影摇窗,石臼艾草香。
曲牌:【捣练子·夜歌】【鹧鸪天·反调】
人物:乌坭、大廉


乌坭(水袖翩跹,模拟舂米动作):
(唱)竹笼蒸得蜜籺香,艾草青青月如霜。
籺中裹进红树蜜,蜜中藏尽女儿肠。
(做)托籺对月,泪落籺壳,特写投影籺纹成“同心结”。


大廉(夜探盐田归来,轻推竹门):
(唱)【鹧鸪天·反调】
白日勘潮夜画图,归来怕见妻儿孤……
(见籺哽咽)一口籺,甜透肝肠裂透心!


夫妻对戏(经典“推磨步”调度):
乌坭推籺,大廉退步;大廉欲拥,乌坭闪身。
乌坭(嗔):要盐不要命的人,抱籺睡去罢!
大廉(叹):盐是苍生胆,你是我的魂啊!


舞台技法:
竹楼用镂空景片,月光透过竹纹洒落。
籺纹投影随情绪变化,从“同心结”渐化为“盐田图”。






第四场:盐田喋血
时间:暴雨夜
场景:盐田将溃,竹制堤坝摇摇欲坠。
曲牌:【急急风·斗戏】【破阵子·裂帛腔】
人物:大廉、乌坭、族老(净)、族人


族老(颤杖怒斥):
(唱)【骂玉郎】盐卤未成尸骨寒,求首领,莫执迷!
(做)龙头杖砸地,众跪求,大廉岿然不动。


大廉(撕袍断袖,血书明志):
(唱)【破阵子·裂帛腔】
宁可盐田埋我骨,不许合浦少盐炊!
(做)甩发功三圈,血书抛天,雷电中“探海翻身”定格。


高潮:乌坭率妇孺顶竹筐护堤。
(合唱)【渔娘号子】竹筐能盛九重浪,妇孺敢补半边天!
(身段)叠罗汉挡潮,竹筐阵如龟甲,投影巨浪化盐花。


舞台技法:
暴雨用垂挂银丝幕表现,配合风声器与雷音锣。
竹筐阵采用“叠罗汉”传统技法,展现集体力量。






第五场:千帆祭魂
时间:暮年深冬
场景:盐田如雪,商船帆影连绵至天际。
曲牌:【水龙吟·长调】
人物:大廉、乌坭、商队、孩童


大廉(颤巍巍捧盐,笑中含泪):
(唱)盐田白首少年志,刺竹弯腰骨还直。
回首红树林中血,滴滴凝成天下诗!
(做)撒盐入海,盐化银鱼跃水,投影丝路万里。


童谣起(新老传承点睛):
(童声齐诵)刺竹高,海盐白,阿公魂归红树海。
盐船去,珍珠来,丝路月明照楼台……


舞台技法:
盐粒用荧光粉处理,撒落时如星河倾泻。
商船以皮影技法投射,帆影渐融于星空。


幕落·掌声雷动


【剧终注】
1. 非遗转译:
刺竹水密隔舱技术以“编舟舞”演绎,竹篾交错喻舱室分隔。
竹壳籺制作融入捣米身段,艾草香用雾效强化沉浸感。
2. 技术赋能:
盐晶投影采用冷光频闪,红树泌盐以纱幕分层呈现。
多语种注释以书法卷轴形式侧幕滚动,不破坏舞台意境。
3. 戏魂守正:
老杨腔“甩发功”“探海翻身”紧扣剧情,绝技不炫技。
丑角叶猴插科打诨调剂节奏,符合戏曲雅俗共赏传统。


创作箴言:
盐田似砚台,蘸浪写大爱。
刺竹为笔锋,划破千秋霾。
——守戏曲本体之魂,拓当代审美之境。
注:声明:未经许可不能转载改编 二度创作需获授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电话:0777-3609360|触屏版|小黑屋|手机360|桂ICP备08003557号-1|

GMT+8, 2025-4-5 03:54 , Processed in 0.117529 second(s), 1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