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丝魂之海盐传奇》平弦戏剧本

[复制链接]
scan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广西
平弦戏剧本《海丝魂之海盐传奇》 原创作者:汤斌斌
(新编历史剧·曲牌体)








编剧:汤斌斌
题材: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源传说
时长: 120分钟(三幕七场)
主题歌: "刺竹裂空千帆起,盐晶凝魄万古魂"






【剧本结构】
| 幕次 | 场次 | 核心事件 | 曲牌体系 |
|----------|------------------|------------------------|--------------------------|
| 序幕 | 沧海遗珠 | 红树林生态意象 | 【月调引子】 |
| 第一幕 | 刺竹泣血 | 大廉遇救入百越 | 【背工】转【苦音】 |
| 第二幕 | 竹魂 | 巢居文明与竹器发明 | 【银纽丝】叠【数板】 |
| 第三幕 | 盐劫 | 叶猴争盐启悟 | 【五更】带【花调】 |
| 第四幕 | 营盘春秋 | 研发海盐九死一生 | 【反西凉】夹【哭腔】 |
| 第五幕 | 蜜籺传情 | 乌坭发明便携干粮 | 【叠断桥】接【滚板】 |
| 第六幕 | 盐田祭 | 集体晒盐文明飞跃 | 【大赐福】套【莲花落】 |
| 第七幕 | 魂归沧海 | 大廉殉道丝路启航 | 【导板】转【终曲】 |






【第一幕 刺竹泣血】
时间: 远古夏日清晨
地点:红树林与刺竹林交界处
人物: 乌坭(旦)、大廉(生)、百越族众(杂)


【舞台提示】
全息投影呈现火山烟墩岭地貌,六名女武者执竹矛踏罡步围猎,刺竹道具内置LED灯带随剧情变色。


乌坭(扬袖指竹,唱【月调】):
"竹影摇摇遮碧落,刺似银枪守山河——
(转身见大廉,惊)
东夷郎君血染襟,百越地阔可泊船!"
(众女合:"哝呀喂——" 竹梆骤响三更点)


大廉(踉跄抚竹呕血,念韵白):
"伯益血脉今将绝,九战败走天涯路……
(触竹节渗树脂,惊悟唱【苦音】)
刺竹有泪凝琥珀,恰似我魂坠南天!"
(刺竹红光渐亮,投影显现部落战争场景)


乌坭(抛羽巾裹伤,柔声唱【花调】):
"竹刺穿肉骨犹硬,越女采药救儿郎——
(捻艾草敷其腕)
艾叶苦,竹衣暖,红树林里有仙方!"
(众女叠罗汉递竹筒,踏竹板跳围猎舞)


族老(执竹杖点地,沉声念):
"竹分阴阳节有度,人辨忠奸心要明——
(向大廉掷竹牌)
刺竹林中过三关,方是沤浦自家人!"
(追光突灭,竹矛交错声如急雨)






【第四幕 营盘春秋】
时间:三年后深秋
地点:红树林漂浮营盘
人物:大廉、盐工甲乙(丑)、乌坭


【舞台提示】
九宫格竹筏组合成移动营盘,蓝绸模拟潮水涌动,丑角以矮子步表现沼泽跋涉。


大廉(执竹尺丈量卤池,唱【滚板】):
"一尺纳潮九尺天,卤水滔滔似龙涎——
(挥汗跺脚)
量罢东海量北斗,盐田要铺白玉砖!"


盐工甲(瘫坐喘气,操合浦俚语):
"日头毒过辣椒油,蚂蟥多过沙蟹仔——
(摘竹笠扇风)
大佬啊这咸水饭,吃得人比竹竿瘦!"


大廉(劈竹制爆竹,怒喝):
"竹节空心存正气,人无肝胆怎称雄!
(点燃竹节掷地)
爆竹裂空惊天地,晒不出盐不回头!"
(爆破声中红光漫天,投影显牺牲者身影)


乌坭(携竹篮疾步上,唱【叠断桥】):
"蜜籺凉透心还热,夫君痴傻不知饥——
(掰籺强塞其口)
竹壳裹住千钧爱,咬一口呀魂相系!"
(众盐工叠人墙传籺,籺抛接间闪蓝光)






【第七幕 魂归沧海】
时间: 暮年冬日
地点: 南流江入海口
人物: 乌坭、老年盐工、青年船工


【舞台提示】
十二面竹帆组成船队意象,盐工以人体拼合商船造型,蓝绸如浪卷乐池。


乌坭(披刺竹甲执舵,唱【导板】):
"刺竹不倒盐田在,丝路灯火照万年——
(捧骨灰罐)
今日送君踏浪去,明月是我眼中盐!"


青年船工(跃上竹竿顶,唱【终曲】):
"接过这罐白沙魂,敢驾竹帆闯鬼门——
(撒盐入江)
咸了四海八荒水,甜了人间烟火盆!"


众合诵(击竹筒为节):
"竹是骨,盐作魂,潮涨潮落总逢春——
丝路长,灯火明,千年不过一转身!"
(竹帆渐升,投影显现21世纪合浦港全景)


剧本终


【创作注】
1. 非遗转译:
竹编工艺:杆栏巢居结构转化为可拆卸舞台装置
蜜籺制作:用抛接杂技表现食物传递仪式感


2. 技术增值:
刺竹LED灯带:红光表血气,蓝光喻智慧,白光显魂灵
动态纱幕:通过纳米流体技术呈现红树林泌盐过程


3. 伦理重构:
突破"英雄史诗"范式,通过"盐工叠罗汉""传籺"等群戏展现集体创造


4. 市场适配:
全剧12人可演,竹制道具复用率达80%
唱腔设计保留30%方言俚语,增强地方认同






排演建议
1. 表演培训:
丑角需掌握合浦民间"耍花楼"矮子功
旦角水袖融合壮族天琴弹奏手势


2. 舞台调度:
利用戏曲"一桌二椅"原理,竹筏组合变化七种场景
追光聚焦盐罐,象征文明火种传递


3. 观众互动:
谢幕时向观众抛撒竹制盐晶纪念品
设置"刺竹拓印"非遗体验区


此剧本深度融合平弦戏"曲牌联套"传统,以竹盐意象贯穿七幕戏,唱词兼顾文学性与口语灵动性,既符合专业院团艺术追求,又适应基层巡演实际需求。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不能转载改编 二度创作需获授权,未经许可不得商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电话:0777-3609360|触屏版|小黑屋|手机360|桂ICP备08003557号-1|

GMT+8, 2025-4-5 06:49 , Processed in 0.103354 second(s), 1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