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2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妈妈常犯“好心办坏事”

[复制链接]
scan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15:4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广西
“好心办坏事”,听起来有点讽刺,不过绝对没有嘲笑的意思。今天我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写出一些大家可能习以为常的实例,刚开始看例子,估计你不会觉得有任何不妥,自己偶尔也会这么干,不过我们仔细想想,这些做法无形中产生了哪些负面效应呢? (一) 翻斗乐里,一个2岁多的孩子正在专心致志地搭积木,红的黄的蓝的,方的圆的尖的,孩子非常享受自己的建筑作品。这时,孩子妈妈忽然兴致冲冲地跑过来,拿出一瓶水,递给孩子:“宝贝,歇一会,玩了这么久渴了吧?快喝口水!”孩子抬头瞅了一眼,噘着嘴非常生气地推开妈妈的手,继续埋头苦干。妈妈不解,估计也生气,心想:这孩子,喝水都不喝,真倔! 先别往下看,想一想,上面这个实例中妈妈的行为有何不妥吗? 妈妈本是一番“好心”,怕孩子渴,及时给水喝,但是却办了一件坏事! 很多妈妈说自己的孩子不够专注,做事三分钟热度,经常开小差,要知道,当孩子沉浸于他的兴趣时,就是在培养自己的专注力呢,如果妈妈一会说“来喝口水”一会说“来吃个苹果”,这就是严重干扰。能不能先等孩子专心地把手里的事情做完,再去“伺候”小皇帝? (二) 一大盘草莓,孩子一个人端着吃得津津有味。这时,妈妈问:“宝贝,草莓好吃吗?给妈妈吃一个好不好啊?”孩子非常大方地拿出一个鲜红的草莓递给妈妈。妈妈露出满意的微笑:“啊,宝贝真懂事呀!谢谢,妈妈不吃!”于是孩子把这个草莓扔进自己嘴里,继续独自享用美味。 先别往下看,想一想,上面这个实例中妈妈的行为有何不妥吗? 妈妈本是一番“好心”,想让孩子学会分享,但是却办了一件坏事! 我们可能经常用相同的方式,去“试探”孩子懂不懂事、是不是孝顺,然而这样的“试探”应该坚持到底,也就是,既然你问孩子要吃的,就张开嘴大口吃掉孩子分享给你的东西。否则,孩子会觉得大人很奇怪,一会要吃一会又不吃,莫名其妙。而且,试了几次之后,小人精很快就明白你又在给他下套,才不上当,久而久之,变成真的不懂得分享,只会玩试探性的游戏。 (三) 电梯里,一位妈妈带着一个漂亮小女孩,孩子在唱歌。一位奶奶笑着问:“唱的真好听啊,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孩有点害羞,没作声。奶奶接着问:“几岁了啊?”小女孩还是萎缩着不语。妈妈怕失礼,赶忙笑着回答:“叫×××,今年4岁了。”奶奶点点头:“哦,好厉害啊,嗓子真好!呵呵。” 先别往下看,想一想,上面这个实例中妈妈的行为有何不妥吗? 妈妈本是一番“好心”,在陌生人面前礼貌回答,但是却办了一件坏事! 有些妈妈苦恼自己的孩子胆量不够大,不敢跟别人说话,在碰到类似哑巴吃黄连、一问三不知的囧况,只能帮着“抢答”,其实这样做,是剥夺了孩子发言的权利和成长的机会,你越是帮忙,孩子以后越胆小越不会主动表达自己。所以,不妨善意地提醒孩子:奶奶在问你话哦,自己告诉奶奶好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多想其他巧妙的办法,鼓励孩子与人交流。 妈妈别轻易做孩子的“代言人”! (四) 公园里,一个小朋友跑着跑着摔倒了,自己站起来拍拍手,妈妈紧张地凑上前,小心地捧起孩子的手,问:“哎呦,摔疼了没有啊?啊,红了!好疼哦?宝贝,妈妈给你吹一吹,呼呼!”孩子本来没事,妈妈这么大惊小怪,孩子也跟着嚷嚷疼、疼。 妈妈本是一番“好心”,唯恐孩子受到伤害,但是却办了一件坏事! 疼不疼,孩子自己有感觉有判断,不需要妈妈“先入为主”妄下结论,当你无意中说“红了”“好疼哦”的时候,已经给孩子了一个导向,那就是,这样不小心摔一跤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会疼会伤。所以,本来孩子自己忽略的伤痛,在妈妈的一个导向之下就被放大了。相反,有些父母面对这样的情况则会漠视,说:“没什么大不了。”这种做法给孩子的导向是积极的,摔跤不是什么大事,一笑而过。伤在儿身,疼在娘心,这是人之常情。不过,就让这种“疼”留在娘心里吧,孩子更需要坚强和乐观。 (五) 一个孩子喜欢吃虾,每次妈妈都会剥掉虾壳,把虾肉喂给孩子吃。有一次孩子把虾肉给妈妈,妈妈说:“我不吃,你爱吃就都留给你吃。”孩子心安理得地继续享受妈妈的服务和谦让。直到有一次,妈妈很随意地剥完壳后,把虾仁塞进自己嘴里,谁知,孩子突然咆哮到“是我吃的”,还大哭大闹逼着妈妈吐出来。 妈妈本是一番“好心”,舍不得吃,都留给孩子,但是却办了一件坏事! 可怜天下母亲的心啊,只要孩子喜欢的,自己就假装不要,殊不知这样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只会造成惟我独尊、自私霸道的性格,将来恐怕很难与人相处、很难融入集体和社会,而且一旦遇到愿望不能满足的情况,就会心理不平衡。 (六) 小孩子看见妈妈在拖地,抢过拖把要帮忙,妈妈一看跟大闹天宫似的,制止:“你就别越帮越忙了,一边呆着去!”直到有一天,妈妈喊:“就知道玩,真不懂事,快来帮我一下啊!”孩子头也不抬:“我不是越帮越忙吗?” 妈妈本是一番“好心”,减少麻烦,但是却办了一件坏事! 在孩子做不好的时候,如果自己承担,不给孩子学习和展示的机会,那么,在孩子有能力做好的时候,他也不会去做了,思维有惯性。 【结束语】 没有人否定妈妈的“好心”,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不过“好心”能否办成好事,就是教育的技术问题了。爱,不等于教育。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1-6-26 00:19:3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很有道理 啊,生活经验之谈,很受用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1-7-4 16:47:5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路过宜诞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1-7-6 12:58:5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帖灌水的人越来越多,看帖思考的人越来越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7-9 16:12:2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好帖子,该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7-12 11:33:1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8错8错,顶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7-15 22:02:5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电话:0777-3609360|触屏版|小黑屋|手机360|桂ICP备08003557号-1|

GMT+8, 2025-4-30 20:21 , Processed in 0.154995 second(s), 2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