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陶刻的语言?这种语言是由特定的材料、工具、技法、表现内容和欣赏所形成的独特风格特征。
生坯,易於刻划。艺人用竹刀尝试过,然坯之干湿程度要恰到好处,砂之粗细也大有讲究,难以把握,因此陶刻一般用薄刃快口之尖刀刻划。刻石章用平口钝刀,且印章体积小,印面平整,一般以石就刀,石转刀不转;而坯体,有平面,而更多的石弧面且体大易损,一般只能以刀就坯,捻管转刀为陶刻最具特点,最基本的刀法。陶刻表现的内容很丰富,主要以传统中国书画为题材,倾向於简约,清逸的,具文人意味的内容,这是中国文化的体现,也是人们乐于并习惯欣赏的。
捻管转刀法最适宜在坯估上表现书画,能保持器型古朴、典雅、清逸的风格;能体现造型醇厚、朴素,隽永的意味。因此,薄刃快口尖刀,捻管转刀是最具陶刻特点的而区别于其他材质雕刻工具与技法。
陶刻语言的形成是随陶的历史,一代代艺人摸索、探究而形成的,是陶刻最佳的表达方式,也是陶刻审美和价值的体现。当然不排斥对石刻、木刻等语言的借鉴和融合,石必须操持陶刻语言单纯度,为我所用,这才是陶刻之大道国和生命力所在。
陶刻是一般人不易介入的艺术。一个陶刻家先要具备相当高度的技艺修养、书画水平,又要熟悉泥坯特性,加上薄刃快口尖刀,捻管转刀法的掌握难度,不经数年乃至更长时间的锻炼、体悟是很难深入和把握其内涵的。可以说有些书画家、篆刻家和爱好者偶尔涉足,其虽有相当书画造诣,而在紫砂上的创作,往往不如意,只能却步,原因就是缺乏了解陶刻的语言。
〖刻味〗
作为一件陶刻作品,要表现出浓烈的陶刻气味。比如演戏,和身段和要在舞台上通过灯光,道具神韵,唱腔和身段等,共同交融才能产生足够的戏味。所谓刻味,是在坯体上通过书画、布局、用刀等手法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的陶刻效果,刻味不够就象演员脸上无表情,无神采,唱腔舞韵味,甚至不着调。刻味应简约而不简单,精微而不琐碎,粗放而不粗俗。
〖刀功〗
欣赏一件陶刻作品,人们往往强调刀功。用刀应表现为沉重、痛快、爽利,呈现古朴、典雅、清逸的意蕴。一刀下去要有内涵、深浅、除疾、节奏恰到其位,要意到刀到。有人称之曰:“以刀代笔”,这不是简单的“以刀代笔”,刀替代不了笔,但可以表达笔意。强调刀功,其实就是陶刻语言和刻味的体现。
欣赏一件陶刻作品太过着重刀法,也是只求表面性的鉴赏。应当通过刀的表现,体味好作品浑厚有深度的韵味,由刀看书画,思哲理,悟人性,能欣赏体味到一件作品的真性,产生一种共鸣,令你感到一种美的感性满足。这种刀的表现而间接形成的美感共鸣,是深层次的鉴赏,你能透过热闹看门道了。 〖书画家与陶刻〗
书画家在生坯上创作书画,而后由专业陶刻艺人操刀完成的作品并不可取。器、画、刻三分各占其一。记得有一次,我的一个陶刻朋友刻了一个我画的壶,然后同时在同一器型的壶上摹刻了几个,烧清后,连我自己也糊涂了。另外,不同的刻手刻同一书画家的书画,其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书画主要表现在纸上书画必须亲自刻,哪怕他刻得不怎么样,才有一定价值,别人也模仿不了。书画家主要表现在纸上,当然能画能书又能刻则难可贵了。但是高水平的书画家凭借自已的艺术修养,在坯体上的创作,往往出人意外,有独到之处,不落窠臼,可为专业陶刻艺人借鉴和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