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n 
|
题记:
北海,并不靠北!国之南边,与海南隔海相望,有涠洲岛横陈于前。
北海从秦汉走来,带着历史的凝重横跨泱泱大国二千余载,一路凯歌也一路坎坷。走过历史,历尽沧桑,曾是第一拔改革开放的通商口岸,应是春风满怀的你,缘何做了春天的看客?沉寂错过了黄金30年的北海,痛定思痛之后,面对中国经济新一极北部湾新的发展机遇,北海,你准备好了吗??
爱至深,责之切,盼之殷!谨以此文献给我深爱的北海!!
北海,你的春天在哪里?
金秋已至,寒冬即将到来,虽然北海并不靠北,然晚霞落后,一阵阵海风吹袭,还是让人感到寒风习习,明显地提醒匆匆行人:冬天就快要来了!
北海市是个外来人口占绝大部分的城市,据悉,来北海的客户群以东北,环渤海和江浙人为主,除了传统的生意,他们大多都以房地产投资或相关行业为主,特别是北海铁山港三大千亿级产业落户之后,更是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踊跃参与到北海的建设大潮中来。倘若问起他们来北海的理由,或许他们的答案不尽相同,但相同的是他们都看好北海的发展。因为,当今的北海,就像30年前的深圳,20年前的苏州无锡,10年前的天津滨海新城……
现在,走在北海的街上,到处车水马龙,行人仓促,一片繁忙的景象。经常来往北海的人也都知道,北海有两个很不方便的地方:一个是难定房,一个是停电,不过这样的不便反过来也正好证明北海近几年的旅游产业的兴旺及整个北部湾经济建设的热火朝天。
然而近年来,随着一波新的经济低潮的来临,北海这座不容许发展工业、打造纯旅游度假的无烟城市,在失去工业的经济命脉的支撑之时,加上经济大势对旅游以及旅游地产发展空间的不断挤压,北海还能靠什么?这不禁让北海的民众感到寒风袭袭,忧思深深,疑问重重:
靠房地产吗?单单靠房地产能否支撑整个城市的发展???
刚刚有点起色的北海城市发展,是否会重蹈93年经济泡沫破灭的覆辙???刚刚发芽的北海经济会否就此枯萎???
没有旅游以及旅游度假地产的北海会是什么样的?什么才是北海城市的支撑???
冬天即将来临,黑夜漫漫无期,错过了30年黄金发展期的曾经辉煌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北海,你的春天在哪里???
古今一窥:北海前世和今生
一位北海的文人曾经写道:
没有一个城市和你一样,身披厚重的历史从秦汉走来;
没有一个城市和你一样,忍负近代的耻辱被列强觊觎;
没有一个城市和你一样,卅年卧薪尝胆只为谋求发展;
没有一个城市和你一样,新世纪肩挑西南在北湾雄起;
……
二千年前的秦汉时期,这里风鼓帆动,整舟待发,海上丝绸之路由此启程……
1876年,列强蹂躏,中英《烟台条约》签订,你被辟为通商口岸,西方列强纷至设馆筑教……
1984年4月被国~务~院确定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你自此开始引领西南经济长跑……
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广西沿海发展应形成经济增长的新的一极……
2010年11月9日,再次成为焦点,国~务~院批复你为历史文化名城……
自古至今,你一直站在历史沿革的前端,打着先锋的旗号继往开来……
历史的选择: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的掉队者
北海市地处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与海南省隔海相望,邻近东南亚诸国,背靠大西南云贵川诸省,处于大西南、海南及东南亚的中枢位置,地理位置优越。
与中国大多数期待经济发展的城市一样,改革开放之前,北海都是在沉默无声中反复折腾。这段历史进程包括,它经历了"三上三下"-- 1949年后原为广东省辖市,1952年降为县级市,1958年降为人民公社,1964年恢复到县级市,1983年恢复到地级市;以及"三进三出"--原属于广东,1952年划入广西,1955年划回广东,1965年又划回广西;它甚至经历了"三次战争"--援越抗法、援越抗美期间,中国支援越南的物资从这里的港口运到对岸著名的胡志明小道,自卫反击战中,这里是后方与前方的交接点,双方因此关闭了各自的港口。
真正将北海带入发展轨道的,是在1984年。
1984年2月,邓~小~平在视察广东、福建后,肯定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并建议增加对外开放城市。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根据邓~小~平的意见召开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并于5月4日发出《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的通知,确定进一步开放由北至南14个沿海港口城市。
这14个港口城市是: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
就此,北海作为第一批沿海开放的城市之一,进入了近代开放发展的历史舞台……
他们说,"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历史厚重给予你不少优势,而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开放沿海滨城也让你处于战略优先发展的地位。
他们说,你因海而名,因港而兴。
……
机遇虽多,可你也命运多舛。当年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兄弟城市已经不断创造着财富的传奇,而今不少都发展成为了国际化大都市的时候,但你切一直未能拔开云雾见月明,你却一直在曲折的发展中徘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兄弟城市大步流星得把你远远地甩在后头,自己却只能在北部湾的温床里恹恹欲睡,至今还是一个名不经转的边陲小城。
探索中前进:七年磨一剑!
开放之初,百业待兴,1984年至1991年,是北海打基础、探路子、蓄势待发的"前夜"。基础差、底子薄,是当时北海开放开发的最大制约因素。因此,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北海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当时最为迫切的任务。
北海市~委、市政~府果断地提出"以工业为主,同时发展渔业、外贸、旅游、商业、金融、服务以及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事业综合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港口城市"的建设方针。从此,北海社会经济建设开始了为期七年的艰苦磨砺。到1991年的时候,北海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已初步建成,北海成为西南地区唯一具备顺畅的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的城市,进入了"中国城市投资硬环境四十优"行列。
北海开放后,享受到了国家给予的各种的优惠政策,14个沿海城市中,北海享受的是整体开发待遇,而其他大多数同类城市只是开辟一个开发区,自治区也给予北海市财政不上缴等支持。 北海能享受比其他沿海开放城市更特殊的政策支持,证明了北海在中~央领导人心目中占有很重的分量,同时几位中~央领导人先后到北海视察,就北海开发建设的指导方针和方向作了具体阐述:北海开发区有大西南作为腹地,向外可以延伸很远,扇面宽,辐射大,这是北海开发区不同于其他城市的最大特点,因此北海开发应和防城港、全广西和整个大西南联系起来考虑,应成为云、贵、川、桂与东南亚以及海外联系的通道和口岸。
北海市~委、市政~府积极发挥北海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临近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充分运用中~央给予的特殊优惠政策,对北海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开发建设,把北海社会经济发展推向了高潮。
1984年至1991年,是蓄势的七年,是克难攻坚的七年,是大胆探索前进的七年。北海人用埋头苦干的姿态和务实求实的付出,积极谋求发展,等待飞身一跃的机会。
七年来,北海工业、服务业、旅游业等等迅速发展 ,1990年11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视察北海,肯定了北海对外开放的成绩,称北海是"后起之秀,前途无量"。
北海在发展,历史的车轮继续向前滚动。
可谁也没想到,这七年磨一剑务实求真助发展的精神却在往后的岁月里,慢慢地流失……
暴热的挫败:几经折腾,为什么总是北海?
1992年春节邓~小~平南巡讲话,号召各地"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大一点"。北海当局者参照物广东、海口的具体做法之后认为:开放实际上是要占领海边,谁先占领出海口,谁就取得了主动权优势。于是,当时的北海"一个政~府变成了10个政~府",既是项目的招商审批权全部下放给10个开发区。后来在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就把城市格局拉开了,比深圳速度还快,全国400多家建筑公司开进北海,142家甲级规划设计院在这里开设分院,'川军'、'湘军'、'新粤军'、'中~央军'都聚集到北海。到处都是工地,到处都是热火朝天。
全国各地数千企业数百亿资金源源不断地涌入北海,10万人口的小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从四面八方拥入了50多万的炒家、淘金者。写字楼价格从1000多元/平方米飞涨到4000元-5000元/平方米;公寓楼价从不到1000元/平方米猛涨到2000元-3000元/平方米;房地产公司一下子冒出1000多家。
当年的一家媒体这样描述:一个占地不过0.333平方公里的屋仔村,就有上千家公司在这儿安营扎寨,房产公司招牌林立,让人眼花缭乱。路边的小餐馆,通宵食客不绝,操着全国各地的口音在谈论着项目、土地、大厦,在憧憬着一夜暴富。而北海市政~府也在梦想着在短短的几年里,把北海建成一个人口100万、城区面积100平方公里、工农业总产值100亿的现代化大都市。
土地市场化,这是最典型的"北海现象",政~府低价出售土地,还允许拿到土地批文的公司炒地,于是一块尚在规划中的红线图上的土地就在不同的房地产公司间炒来炒去。市政~府几万元一亩批出去的地,几经倒手,最高的竟被炒到了100多万元/亩。一年多的时间,北海市竟批出去了80平方公里的土地。
一时间,北海经济"高度繁荣", 发展势头一度盖过了深圳。
当时大家都认为:北海,你的春天来了!
然而,头脑发热的当局者并没有意识到危险临近。1993年1月4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央行行长的朱~镕~基第一次踏上北海。此时的北海已成了中国最"狂热"的一块土地。不多久,中国金融系统开始整顿,全面实行宏观调控。北海很多楼盘再也拿不出资金,项目停滞了。对于刚刚冒头的北海而言,这是一次"斩首行动"。
此后,北海进入了一个长达10多年的休整期, 北海亦成为"烂尾楼"与"泡沫经济"的代名词,留在北海沙滩和市区内的一幢幢烂尾楼,使得这座城市被称为中国"泡沫经济博物馆"。
此时的北海,寒风凛冽;原来,北海,你的春天一直还没来。
大潮退去,北海能否再崛起?
潮起必有潮落,在大潮后的平静与低谷中,北海市走过了一段曲折而不平凡的路程,历经了长达十年的探索与思考,十年的调整与化解,十年的积累与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北海市进一步确立了坚持通过发展来解决遗留问题,通过解决遗留问题来推动发展的新思路,坚定不移地培育和做大做强旅游、高新技术、海洋产业和现代化农业等四大支柱产业,积极盘活积压房地产,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努力改善投资环境等,推动国民经济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出现了新一轮大发展的新态势。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引发了新一轮的投资高潮。
银滩中区改造工程、24公里银滩建设、北海电厂工程、北海出口加工区、北海大学园区、银河科技、炼油厂、林浆纸、浮化玻璃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展。房地产业也开始全面复苏,拉动城市改造和建设热潮,闲置多年的土地正在变成热气腾腾的工地,城市面貌和城市形象焕然一新。
北海相继获得"中国投资环境40优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广西卫生城"、"广西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城市绿化及生态环境范例奖"等荣誉称号。
集众多荣誉于一身,北海被重新寄予新的希望。此时,在等待的北海人民和在等待的北海一样,心里问得最多的就是:北海,你能否再度崛起?
痛定思痛,新的一极能否成行?
改革开放近30年间,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相继崛起。而与"两角一湾"有着同样临海优势的北部湾地带,一直在沉寂中羡慕地望着"邻居们"日新月异的变化。
2006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听取广西工作汇报时强调:"广西要把发展放在第一位;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发挥沿海优势;广西沿海发展应形成新的一极。2007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两会"又指出:广西区位优势明显,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作为连接西南、华南、中南以及东盟大市场的枢纽,将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他强调,广西一定要抓住难得的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互利合作,把广西打造成连接多区域的国际通道、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这是总书~记关于广西北部湾沿海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指示!
国家战略!新的一极!一个涵盖广西、吸引周边、辐射东盟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无论是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已经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要区域。
广西,从来没有像当时这样被国人关注,被世界瞩目!沉寂之后的北海,痛定思痛,带着新的疑问前行:新的一级能否成行?
机遇与重担,前所未有地落在了广西的肩上……
春风吹动一湾碧海,彷徨过后的北海在前行
胡~锦~涛总书~记"广西沿海发展应形成新的一极"讲话,如春风般吹遍了广西沿海,让每一个广西人为之振奋不已。"潜力在沿海,后劲在沿海,未来在沿海",发展沿海经济,带动全区经济迈上新台阶,把握机遇,担起重任成为广西上下所有人的共识。
天降大任于北部湾,当历史的脚步走到这里时,突然变得有力起来。这种力度,来自神圣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广西沿海的经济腾飞之于广西,广西发展之于北部湾,北部湾崛起之于中国,意义重大,责任重大。
这一切的重任,北海默默地扛了下来。从港口整合到水电路的基础设施建设,从机构设置到人员配备,硬件上做足了准备;软件上不断升级。北海发展战略一直在有条不紊地向前迈步,当历史性发展机遇来临的时候,扔掉彷徨的北海自信从容!
北海,寒冬腊月迎春风
2010年11月,立冬甫至,寒风飒飒,北海市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喜讯像暖流般驱散寒意,振奋全城。正所谓:南粤故地添虎翼,汉唐名郡焕新颜。
"百年老街"珠海路、"千年古郡"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融厚重历史文化元素于一身和融中原文化、客家文化、西洋文化、海洋文化于一体的千年古城北海,这个以海滨旅游著称的城市获得了一张崭新的名片,终于赢得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青睐。
北海,经过寒冬洗礼,一股春风吹正浓……
面临多区域合作千载难逢的新兴机遇,北海发展在升温,城市在升值,北海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热潮!北部湾,到处人头涌涌,商机蓬勃。从历史中走过的北海,正用一种务实之风带着城市发展全新的内驱力和生命力从北湾雄起。
北部湾,到处人头涌涌,商机蓬勃。从历史中走来的北海,正用一种务实之风带着城市发展全新的内驱力和生命力从北部湾雄起。
细看,银滩东南岸上,以天隆三千海项目为代表的一群新时代建筑代表,正用一种居者之心踏实筑家的务实态度打造传承北海百年记忆的巨石城堡,以"开世界之先海"的勇气擎起北海人不畏艰难、敢为天下先那面奋勇直追的大旗……这一切,只为一个"创造在地球留下痕迹的作品"的承诺,这一切,只为北海这个美丽海滨城市再添华章。
北海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没错,新生的北海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沉寂并错过了黄金30年的北海,北海的将来绝不能再重蹈历史,北海这座不容许发展工业、打造纯旅游度假的无烟城市,她的将来绝不会要海南式的旅游恶名,一份以居者之心筑家的踏实,也必定让她的旅游地产绝不再成海市蜃楼!
走过历史,浮躁吹起来的只是泡沫,北海要的不是浮沙之上建起来的城堡,北海要沉淀,北海要踏实,北海要更加的务实!痛定思痛之后的北海不再是沉默的看客,涅槃重生之后北海已准备好了开怀的双膀,迎接春之曙光!
接下来的北海要创造的是铂金30年,钻石30年!北海的人们也一定会有像海一样博大的胸怀,因其谦下而能纳百川。
当然,发展并不是一句空套话,正如易经大利之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北海要成长,北海人一定要团结一致,自强不息!
北海要发展,北海一定要实干求真,厚德载物!
回看中国之大经济,民族之大环境亦是如此。
中国的经济要发展,一定不是大干快干尘嚣而上的楼歪歪经济,我大中华民族要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一定不是"三聚氰胺奶"式的虚伪与浮躁。中国的建筑也一定要能筑起中国人铁骨铮铮的脊梁,中国的食品也一定要真正的让每一个中国人变得更加强壮!
正如众多良知专家学者呼吁的那样:中国,请停下你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不要让列车脱轨,不要让桥梁坍塌,不要让道路成陷阱,不要让食物变毒物,不要让房屋成危楼,不要让物价漫天涨……
北海,是你的春天来了吗?
当浮躁远离,踏实重归的时刻:
我们看到了一群勤劳务实的北海人,带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在银滩,在北海,在南中国北湾的一隅,正用行动拉开春天的序幕:
沙软如毯的银滩铺成直通大海的走廊……
炊烟渺渺的涠洲岛上风吹斜阳……
波光粼粼的星岛湖里轻舟破浪……
白龙城的珍珠池诉说着珠还合浦的古老和沧桑……
白云朵朵的蓝天下,敞开胸怀的大海旁,洒满贝壳珠玑的沙滩上,结网于屋前的渔女在芭蕉林的掩映下若隐若现……
这里古老的岁月印记,诉说着她历史的沧桑与繁华……
这里欣欣向荣的景象,描述着今天和谐、开放、步入跨越发展的北海……
……
北海,是你的春天来了吗?
沐浴着那股踏实作风,感受着全新的北海,从北海考察回来的专家学者说:"我仿佛已经听到北海加快发展的脚步声,看到了北海大发展的春潮在涌动。"
是的,我们已听到了急骤的潮声,看到了初升的旭日!
这一次,春天真的来了吗???
我们拭目以待!!!
<完>―― 文三千作于2011国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