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n 
|
前不久,网上盛传,说中国红十字会利用汶川地震之机,在采购赈灾物资时牟取暴利,我看了很震惊,同时感到无比心痛!而在之后,红十字会接受媒体采访时,被记者发问:收到的善款,捐助给哪个对象是由你们红十字会决定,请问你们有何标准决定捐助优先顺序?红十字会负责人回答:中国红十字会是依据灾害救助规则进行的,我们救助标准是依据灾害的严重程度来提供的,我们救助重点是那些最脆弱的群体,特别是老弱病残,我们提供的物资是灾区最急需的。
而最近看了电影《风铃》引发的质疑后,我对红十字会的回答充满了怀疑。虽然汶川大地震过去已经三年了,全国人民都希望了解到,这三年,灾区百姓的日子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变化的是什么?电影《风铃》给人们展示了一幅完美、温暖的画面,里面塑造的灾民仿佛生活在天堂。
四川绵竹一个普通家庭里,在工厂食堂做厨师的陈大鸿,在食堂屡受挫折,但仍一心照顾丈母娘刘彩霞和她从废墟里救出的小男孩赵小川生活在一起,绵竹年画传人刘彩霞重拾画笔演绎出一段传奇,支教老师徐静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制作风铃,并为风铃诠释出全新的理念。浪漫、唯美、幸福,这种灾后生活,不是在天堂还是什么?这就是电影《风铃》的情节,然而,很多网友却在疑惑:灾区人民震后生活真的这么完美?
虽然地震已经过去三年多了,但据报道称,当地人的恐惧依旧存在。不少人反映常常会不安、抑郁、失眠,即使有轻微的动静都会表现出很大的反应,还有一些人“恐惧黑暗,害怕独处”。
另外,三年对于灾区的变化来说应该很快,但是,灾区人民有的还是住着板房,没有自己的家,想要住上援建的房子,还需要交钱。全国人民倾囊相助捐助的那些钱,难道不够汶川人民住上新房子?还是红十字会把善款挪作他用,自个发了财?为什么汶川人民没有过上我们期待的好日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