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73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福建版的井冈山在福建永安您听说过吗?

[复制链接]
scan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20:05:4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福建
福建版的井冈山在福建永安您听说过吗? 最清纯美女带您走进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
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福建永安石峰村欢迎您,百度一下: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精彩更多 [flash] http://player.56.com/v_Njg1NDEwMjI.swf[/flash]
视频:清纯美女红色导游带您走进上抗日宣言第一村
入春以来,福建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可谓喜事接二连三:3月18日,工作在永安市区的清纯美女钟丽红主动来到石峰村成为该村的第一名兼职导游,并成为石峰村的荣誉村民。在此之前的“二月二龙抬头”这天,中共历史最权威网站、人民网党史频道发表了《红色旅游地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三天后,石峰村党支部书记吴金兴收到了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林强教授的回信说:“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尤其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石峰村先辈和广大群众为革命作出过重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牺牲,是名副其实的‘北上抗日宣言公开发布地’(俗称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也是红七军团与红九军团会师地之一。这已成为红军斗争史上英勇悲壮的一页,将永垂青史……希望永安申苏工作继续努力,要经得起时间和历史考验,祝愿石峰村明天更美好!”。
石峰村是福建省永安市小陶镇上的一贫困小山村。它位于永安与连城、清流的大山深处,与漳平县和龙岩市新罗区也相距不远,1956年之前曾一度隶属宁洋县管辖。石峰村距永安市区五十多公里,距小陶镇只有十公里。七十多年前,先后有彭德怀指挥的东方军,寻淮洲、粟裕等指挥的红七军团改编的北上抗日先遣队,罗炳辉率领的红九军团,林彪和聂荣臻率领的红一军团主力,以及方方率领的红九团在这里驻扎。1934年7月15日,由红七军团改编的北上抗日先遣队与红九军团集结石峰村及小陶镇和洪砂一带,并在这里首次以散发传单的方式发布了《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等,因石峰村的地理位置紧邻连城县上下余,是1934年7月15日红七军团从连城尧家畲进入永安境内与红九军团集结的第一个集结地,因此,石峰村被称为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后不到一个月,由林彪和聂荣臻率领的红一军团主力也来到石峰村驻扎,并在石峰村的衙岭、白粉山和大陶洋矮岭一带,与敌第三师、第九师和八十三师发生了长达十余天的中央苏区保卫战小陶战役。中央机关主力红军长征后,石峰村及其周边的村庄又成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根据地。
石峰村于2006年春发现红军标语80多条并一幅红军漫画。2006年七一前夕,石峰村两委在1934年8月中央苏区保卫战小陶战役白粉山战斗遗址上重修了红军墓,建立了红军纪念亭,每年“七一”前夕,村两委均在石峰村红军纪念亭及红军墓前举行民间公祭活动。2011年,永安市强力启动了申报中央苏区范围工作,期间,石峰村荣誉村民、永安民间收藏家安孝义先生先后找到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写的《今日长征路图集》、军事科学院历史研究部主编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和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天殇:红色抗日先遣队殉难始末》等历史资料,确认石峰村是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
由于永安市的申报中央苏区范围工作正在等候中央党史研究室的正式批复,而石峰村的红军标语去年才被列为永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个年村财收入只有1.6万元的贫困小村在红色遗址遗迹保护和红色旅游起步方面可谓困难重重;但美丽清纯的美女钟丽红女士不嫌贫爱富,当她听说石峰村需要一名红色导游员时,当即自告奋勇,亲自收集史料,修改并整理解说词,2012年3月22日,钟丽红前往石峰村拍摄了导游示范光盘,使石峰村有了一套较为规范的红色导游视频教材。
美丽年轻的钟丽红是一位80后青年,但她对红军无名烈士有着深厚的感情,是石峰村红军庙参与拍摄时,钟丽红告诉摄像人员管其乾:“石峰村老百姓把红军烈士当亲人的事迹很感人,昨晚,我在整理导游词时,当我念到村民们说‘红军英烈牺牲在石峰就是石峰人,牺牲在小陶就是小陶人,牺牲在永安就是永安人。他们为共和国流血牺牲,我们有义务象对待自己已故的亲人一样对待他们’时,我的眼泪都差一点流了出来”。
永安历史上属于大闽西,是中央苏区鼎盛时期的重要行政县。1934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七团在永安市的安砂镇建立了安砂区及石碧、曹田、水碓等乡村的一区三乡苏维埃政权,同时发动群众起来成立武装赤卫队,并打土豪,分田地,使永安成为中央苏区的一部分。同年4月,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任命方方为红九团政委;红军解放永安城后,方方还兼任了永安县革命委员会主任。红军主力长征后,在闽西南艰苦卓绝的3年游击战争中,方方在龙岩、连城、宁洋、永安边界,建立了纵横数百里的游击根据地,后来又与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一起坚持巩固了岩连宁永边区根据地,保存了红军的有生力量。抗战后,这些保存下来的红军游击队,成为新四军的主力之一。至今,在永安市安砂镇、贡川镇、洪田镇马洪村和小陶镇的吴地村,仍可找到当年红色政权的遗址遗迹;而红军驻扎或战斗过的红色遗址遗迹遍布永安城区和全市十余个乡镇。此前,有着多年并丰富导游经验的的钟丽红接到了《关于开展第四届全国红色旅游导游员电视网络大赛的通知》,在考虑选点时,钟丽红通过在互联网搜索“永安红色旅游”、“永安苏区历史”等关键字,对比了永安市各乡镇村的红色历史和基础设施,以及红土地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发现石峰村不仅红色遗址遗迹多,而且是在永安境内第一个高举红军旗,身穿红军服,并努力实践红色旅游的村庄,而且是全国唯一由村民自己兴建了红军庙的红色村庄。“石峰村老百姓把红军烈士当亲人的事迹很感人,昨晚,我在整理导游词时,当我念到村民们说‘红军英烈牺牲在石峰就是石峰人,牺牲在小陶就是小陶人,牺牲在永安就是永安人。他们为共和国流血牺牲,我们有义务象对待自己已故的亲人一样对待他们’时,我的眼泪都差一点流了出来”,在石峰村红军庙,美丽年轻的80后青年钟丽红动情地告诉参赛视频拍摄者管其乾。
在石峰村,钟丽红不仅仔细解说了石峰的白粉山战斗遗址红军纪念亭(红军庙)、红军松、石峰峡衙岭战斗遗址路口、《北上抗日宣言》公告日北上抗日先遣队石峰村驻防部队指挥所暨小陶战斗期间红一军团二师指挥部、《北上抗日宣言》公告日红九军团驻防部队指挥所暨小陶战斗期间红一军团二师驻扎点、石峰村村部红军标语图片展等,而且还走访了石峰村见过红军的老人管灶龙并与其合影留念。
钟丽红告诉笔者:“石峰村的地形就像福建版的井冈山,易守难攻,多次成为红军独立第九团、红七军团、红九军团和红一军团的指挥部驻扎地,因为红军遗址遗迹多,村民保护意识强,因此,石峰村是一座天然的红军纪念园,也是一部红色的百科全书,今后,我要尽一切可能向各地游客推介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的红色旅游”。(管其乾 / 文图并视频)
以下是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张丽华与清纯美女红色导游员钟丽红一并为石峰村整理的导游词。
2012年4月29日,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著名党史专家石仲泉(左)通过本文笔者将他为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村题字转交石峰村两委(赖晓斌 摄影) 中国网络电视台第四届全国红色导游员网络电视大赛展区播出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红色导游视频
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红色旅游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
欢迎来到中国历史不能忘记的红色地标村——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福建省永安市小陶镇的石峰村,我是今天的导游钟丽红。
“撞击心灵的记忆/我于胸腔中听见鼓声/我听见古战场号角相闻/1934年7、8月间/枪炮声那一阵阵呐喊/穿透桐林/穿透美坂/硝烟的凝固/一种永生/一种传承/北上抗日的足迹/就在这里生根”。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长征前夕中央苏区保卫战小陶战役·白粉山战斗遗址的红军纪念亭,当地老百姓把它称为“红军庙”,它也是全国第一座由老百姓自己兴建的红军庙。
当年,在这附近牺牲的红军烈士有二、三百人,而就在我身旁的这棵松树下,就有7位的红军烈士在这里壮烈牺牲,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他们,还在这里修建了一个红军墓,这棵松树也就被命名为红军松。
每年七一前夕,村民们都在这里举行民间公祭活动,他们自发拿来香烛、纸钱和白米粿祭奠红军英烈,村民们说:“红军英烈牺牲在石峰就是石峰人,牺牲在小陶就是小陶人,牺牲在永安就是永安人。他们为共和国流血牺牲,我们有义务象对待自己已故的亲人一样对待他们”。为了让这红色的记忆永存,村民们还自编自唱了红歌,下面我给大家唱几句。
在石峰村, 矮房的粉墙上,墨渍和锅底灰也是一把强有力的枪, 一百多条标语和漫画,一百多条真理指明方向,北上, 北上,一致抗日。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北上抗日先遣队和红九军团在石峰村集结期间的驻防部队指挥所。1934年7月15日,红七军团是从这座房子的正前方的连城尧家畲方向来到石峰村的。按照《北上抗日宣言》的规定发布日期,红七军团把一路挑来的160万份传单,首先在这里散发给当地的老百姓;在这里还保留着与《北上抗日宣言》内容一致的红军标语,如“红军是抗日反帝的军队”、 “拥护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等等。因此,石峰村成了“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
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失散红军吴长生曾在这里流传下来一首《红军抗日歌》,歌中唱到“红军抗日铁拳,反帝先锋队;我们誓死要反侵略;我们全部对日作战去,自由苏维埃的新中国”。
一条标语抵一个军,标语是红军的第二武器。走进石峰村,一幅幅红军标语便扑面而来,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条红军标语是“工农群众起来打土豪分田地,工农群众起来收割豪绅地主的谷子”。这些标语证明,当年红军曾在我们这里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在石峰村,累计有80条红军标语和一幅红军漫画,涉及北上抗日的红军标语共有60多条,这些标语分别保存在4座民房,村里还有战地医院、红军演出点等8处红军遗址遗迹,是一座亟待进一步开发建设的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红军纪念园。
接下来,我着重为大家介绍一幅非常有纪念意义的红军漫画。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幅红军抗日漫画,标题是《国民党的卖国罪状》,右侧竖写着“蒋介石下令,言抗日者杀无赦”,画面上的4个人嘴巴上都被打上了叉叉,其中一个身穿红军军装者,后脖子上插着“处决抗日要犯一名”。中间这行小字的内容是“闻反必戒,亦君子自修之道也”,意思是说:“听到有人说反抗,也一定要封住嘴巴不能说,这是做君子的必修课”。当时,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在日本帝国主义不断蚕食我中华大地时还不准说抗日,说抗日是要被杀头的。这幅漫画,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红色记忆。
石峰村是一部红色的百科全书。为了让红色的记忆永存,我们石峰村的百姓们还制作一首歌曲《红军是咱忘不了的人》,下面我为大家唱几句“剪不断的情,割不断的根。红军是咱忘不了的人,忘不了的人”。
朋友们,素有林海之称的永安,在土地革命时期,留下了无数先辈的足迹,从小陶到青水,从罗坊到安砂,从洪田到贡川,茫茫的林海中到处都跳动着红色的音符。
视频:清纯美女担任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红色导游
谢谢大家,欢迎大家再来石峰村观光旅游。
百度一下“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精彩更多,百度输入“石峰村美女导游员”看精彩视频。
2、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老百姓在中央苏区保卫战小陶战役白粉山战斗遗址上兴建的红军庙(管其乾 摄影) 3、清纯美女钟丽红在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石峰峡向游客们行军礼(管其乾 摄影) 4、风展红旗如画,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欢迎您(管其乾 摄影) 5、清纯美女钟丽红在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向游客们行军礼(管其乾 摄影) 6、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主编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证明《北上抗日宣言》等4部宣言书是事先印制的供红七军团沿途散发使用(管其乾 摄影 安孝义 提供资料) 7、《北上抗日宣言》公告日北上抗日先遣队与红九军团在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集结期间的红七军团驻防部队指挥所瓦窑头厝(管其乾 摄影) 8、清纯美女钟丽红在《北上抗日宣言》公告日北上抗日先遣队与红九军团在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集结期间的红七军团驻防部队指挥所瓦窑头厝行军礼(管其乾 摄影) 9、《北上抗日宣言》公告日北上抗日先遣队与红九军团在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集结期间的红七军团驻防部队指挥所瓦窑头厝已被列为永安市文物保护单位(管其乾 摄影) 10、清纯美女钟丽红在《北上抗日宣言》公告日北上抗日先遣队石峰村驻防部队指挥所瓦窑头厝品读红军标语(管其乾 摄影) 11、清纯美女钟丽红在《北上抗日宣言》公告日北上抗日先遣队石峰村驻防部队指挥所瓦窑头厝品读红军用白粉笔留下的红军标语(管其乾 摄影) 12、石峰村农民管培森夫妇在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瓦窑头厝利用红军标语教孩子学识字(管其乾 摄影) 13、《北上抗日宣言》公告日北上抗日先遣队与红九军团在石峰村集结期间的红九军团护送红七军团北上抗日指挥部瓦管辉彩老厝已被列为永安市文物保护单位(管其乾 摄影) 14、清纯美女钟丽红在《北上抗日宣言》公告日红九军团护送红七军团北上抗日石峰指挥部门前注目标识牌(管其乾 摄影) 15、听说清纯美女钟丽红要到石峰村兼任红色导游石峰村党支部书记吴金兴(右一)、村委主任管子建都乐得笑眯眯的(管其乾 摄影) 16、清纯美女钟丽红在《北上抗日宣言》公告日红九军团护送红七军团北上抗日石峰指挥部门前行军礼(管其乾 摄影) 17、清纯美女钟丽红在《北上抗日宣言》公告日红九军团护送红七军团北上抗日石峰指挥部解读红军标语(管其乾 摄影) 18、清纯美女钟丽红在《北上抗日宣言》公告日红九军团护送红七军团北上抗日石峰指挥部管辉彩老厝内解读红军标语(管其乾 摄影) 19、清纯美女钟丽红在《北上抗日宣言》公告日红九军团护送红七军团北上抗日石峰指挥部管辉彩老厝内的红军漫画边行军礼(管其乾 摄影) 20、保存在福建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党员管辉彩老厝的红军抗日漫画(管其乾 摄影) 21、红一军团二师战士剧社石峰村旧居(管其乾 摄影) 22、保存了部分红军标语的红一军团二师战地医院旧址已破旧不堪,亟待抢救性维修(管其乾 摄影) 23、2010年冬前保留在福建永安市小陶镇石丰村(原名石坊或石峰)管占炳老厝的红军标语“反对国民党的食盐封锁”等(管其宽 摄影) 24、经民政部门确认并享受相应政策待遇的失散红军吴长生系1934年7月15日红七军团途经石峰村时因病调队并长期在石峰村居住,现已故(黄光棉 摄影) 26、石峰村村民管联汉在北上抗日先遣队失散红军吴长生旧居边上唱吴长生口传的《红军勇士歌》(管其乾 摄影) 27、保留在福建永安市小陶镇石丰村的与《北上抗日宣言》口号一致的红军标语“拥护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等(赖晓斌 摄影) 28、北上抗日先遣队失散红军吴长生生前口传的《红军勇士歌》至今仍在石峰村村民中传唱(王福利 整理) 29、北上抗日先遣队沿途散发的《红军抗日歌》,至今仍在红军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的村民们中传唱(原作:音波,歌谱整理:王福利) 30、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福建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欢迎您,百度一下“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红色导游”,可找到本网页(管其乾 摄影) 31、清纯美女钟丽红在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村部办公楼行军礼(管其乾 摄影) 32、清纯美女钟丽红在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村部水泥球场上介绍石峰村的红土地文化(管其乾 摄影) 33、清纯美女钟丽红在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村部与石峰村村主任(左二)和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工作人员邓强(左一)、陈增春等合影(管其乾 摄影) 34、清纯美女钟丽红在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村部与其红色导游视频摄制者阿管视频图文工作室的阿管合影(管其乾 摄影) 35、由于一直未能争取到上级保护经费,这座保存了大量红军标语的石峰村老厝已于2010年冬被房东拆卖旧料,所幸标语已被村两委裁下保留在村委会办公楼(管其乾 摄影) 36、由于一直未能争取到上级保护经费,这座保存了大量红军标语的石峰村老厝已于2010年冬被房东拆卖旧料,所幸标语已被村两委裁下保留在村委会办公楼(管其乾 摄影) 37、由于一直未能争取到上级保护经费,这座保存了大量红军标语的石峰村老厝已于2010年冬被房东拆卖旧料,所幸标语已被村两委裁下保留在村委会办公楼(管其乾 摄影) 38、保留在石峰村的红一军团二师衙岭战场大坡栋营连级临时指挥所遗址见证了中央苏区保卫战小陶战斗在石峰村发生(管其乾 摄影) 39、1934年8月20日第227期发表的《红色中华》第2版《我福建游击队又击溃白军两团》(管其乾 摄影) 40、2006年6月石峰人在这里修复了红军墓(管其乾 摄影) 41、资料:石峰村的老百姓拿来香烛和供果供品等就象祭奠自己已故的亲人一样在祭奠红军英烈(管其乾 摄影) 42、清纯美女钟丽红在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白粉山战斗遗址上解说中央苏区保卫战小陶战斗的故事(管其乾 摄影) 43、清纯美女钟丽红在石峰村白粉山战斗遗址上解说中央苏区保卫战小陶战斗的故事:对面的远山就是载入《红色中华》227期的红军活捉敌营长战场衙岭(管其乾 摄影) 44、清纯美女钟丽红在看摄像机里回放的精彩片段(管其乾 摄影) 45、清纯美女钟丽红在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白粉山战斗遗址红军庙前行军礼(管其乾 摄影) 46、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福建永安石峰村的报春梅(管其乾 摄影) 47、壬辰年农历二月初二,中共历史最权威网站人民网党史频道发表《红色旅游地“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一文肯定了石峰村是北上抗日宣言第一公开发布地的历史地位(管其乾 摄影) 应当是“中国最美的红色村庄”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 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 、山清水秀,环境优美 应当是“中国最美的红色村庄”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 48、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的村民们身穿红军服、高举红军旗,欢迎各地游客到石峰村来旅游观光和慈善公益投资(管其乾 摄影)
石峰村: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
欣闻人民网党史频道发表《“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上世纪70年代初曾在石峰村工作过的省城厅级离休干部陈慧波欣然题字“红军北上抗日宣言发表第一村”(管其乾 摄影) 喜看人民网党史频道新闻传到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 视频: 喜看人民网党史频道新闻传到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 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村民管湖景以穿红军服举红军旗为荣(管其乾 摄影) 贴在石峰村农家书屋边上的红土地文化春联(管其乾 摄影) 二月里来好风光”,今年的二月初,对于小陶镇石峰村来说,又增添了一件大喜事。在今天的节目里,请跟随笔者一起到被人民网和省党史专家称为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的石峰村去分享一下当地村民的喜悦。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来小仓流,就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农历二月二日龙抬头”的当天,中共历史最权威网站人民网党史频道以“红色旅游地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为题报道了石峰村发现大量红军标语、遗址遗迹的经过和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的由来。二月初五村支书收到了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林强寄来的信件,信中说:“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尤其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石峰村先辈和广大群众为革命作出过重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牺牲,是名副其实的‘北上抗日宣言公开发布地’,也是红七军团与红九军团会师地之一。这已成为红军斗争史上英勇悲壮的一页,将永垂青史……希望永安申苏工作继续努力,要经得起时间和历史考验,祝愿石峰村明天更美好!”。 这一喜讯传到石峰村,村两委组织迅速组织村民学习人民网的相关报道和省党史专家的回信。 《红色旅游地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一文作者黄光棉告诉笔者:“人民网党史频道是中共历史权威频道,里面的编辑王新玲同志对这个用稿十分慎重,我这篇文章投出去,大概历时八九天,九天时间,稿件的发表就是党史的专业性和文字的概括性,进行了文字的修改,还有对一些图片说明也进行了文字修改和把关。这篇文章的发表也确认了石峰村为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的历史地位”。 石峰村于2006年春发现了5处红军标语房,累计80多条红军标语和一幅红军漫画。“拥护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白军士兵同红军联合起来北上抗日”、“白军弟兄,日本又从东三省杀到北方来了,立刻北上抗日”、“国民党说抗日,为什么把东三省送给日本帝国主义?拥护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这些与《北上抗日宣言》内容一致的红军原创抗日标语和石峰村紧邻连城尧家畲一带的特殊地理位置,一同见证了石峰村是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的历史定位。 此外,石峰村还有《北上抗日宣言》公告日红九军团护送红七军团北上抗日石峰指挥所、《北上抗日宣言》公告日石峰驻防部队指挥所、红一军团二师临时指挥所、红一军团二师小陶战役战地医院、白粉山红军纪念亭(老百姓的红军庙)、红军松、红军墓、载入《红色中华》的红军战场衙岭战斗遗址、红军野外营连级指挥所等多处红军遗址、遗迹。这些红色遗址遗迹见证了在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下,我红军将士不怕流血牺牲,积极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争取实现北上抗日的现实条件坚定理想和信念。 据永安民间收藏家安孝义先生提供,并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写的《今日长征路图集》一书介绍,“北上抗日先遣队”的途经路线属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线路之一,“北上抗日先遣队”于1934年7月6日从江西瑞金出发,经长汀、连城县尧家畲,于7月15日首站进入毗邻的小陶镇石峰村一带,部分指战员在石峰村驻防并留下北上抗日标语,后经小陶镇麟厚、吴地冷水溪、大吴地、小吴地往漳平进发;而后,先遣队又突然挥师永安城关。 据永安民间收藏家安孝义先生提供,并由军事科学院历史研究部主编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也证明:红七军团从瑞金出发前“中央赶印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告农民书》、《中国能不能抗日?》及《拥护红军北上抗日运动口号》等宣传材料,共160万份,供红7军团北上沿途宣传和散发”,而《北上抗日宣言》的规定发布日期是1934715日,这天,北上抗日先遣队正好在石峰、洪砂和小陶一线。因此,做为北上抗日先遣队从连城尧家畲进入永安境内第一个集结地的石峰村被称为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已确定无疑。 至今,在石峰村民间依然流行着北上抗日先遣队失散红军吴长生口头流传下来的《红军抗日歌》,歌中唱到: 红军抗日铁拳反帝先锋队,中国我们誓死要反侵略,我们全部对日作战去,自由苏维埃的新中国”。 中共历史权最威网站和党史专家确认石峰村为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的消息传开后,石峰村村民管连汉情不自禁地回忆起了留在石峰村的北上抗日先遣队失散红军吴长生。 小陶镇政府村建站工作人员吴兴聪告诉笔者:“自从知道石峰村是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我感到非常的高兴和自豪,做为本村的荣誉村民,我会积极协助本村村民,保护好石峰村的红色遗址遗迹,包括红军标语、红军路、红军战场,让红色的记忆在这片热土上永远流传下去”。 小陶镇石峰村村民 管联汉:“我身后的这个就是当年那个失散红军吴长生住的,那么他现在是过世了,我小时候我是他邻居嘛,我就住在这个旁边,经常到他家来玩耍,我知道他是红军啦,我就叫他给我们讲一些红军故事,他就给我们唱了那个红军的据说是敢死队唱的歌,这个歌是这样唱的啊,大炮隆我不怕,只要枪栓嘁咔啦,我们的命运就在今天,杀——”。 石峰村被中共历史最权威网站和省党史专家确认为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的消息给石峰村两委和全体村民极大的鼓舞。 石峰村党支部书记吴金兴说:“以后,我们要进一步保护好红军标语和红色遗址遗迹,发展好北上抗日宣言村的红色旅游,建设好北上抗日宣言第一发布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谈到当前的具体工作时,吴金兴说:“们村年年‘七一’前夕都要在白粉山战斗遗址红军纪念亭、红军墓上举行革命传统活动暨民间公祭红军英烈活动,我们要继续坚持发扬这种把红军烈士当亲人的好传统。今年我们还打算争取资金,重修白粉山战斗遗址红军墓,把墓坪扩大,建立相应的停车场;建设一条红军故事画廊,让小陶镇上的学生能够来到我们村看红军战场、听红军故事,祭奠红军英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活动。让小镇上的学生能够来到我们村,看红军战场,听红军故事,祭奠红军英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从一个普通的红色村庄上升为全国唯一的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不能忘记的红色地标村,永安石峰村在龙年“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跨越,一次华丽的转身。让我们衷心祝愿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的红色旅游更加红红火火,让红军精神代代相传。(注:为准确记载人民网党史频道报道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这一特大喜讯在石峰村的反响,本资料由朱昌极、吴修波根据2012年3月13日永安电视台《走遍燕城》播出的《石峰: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节目和该节目组在石峰村现场采访时的目击记录整)。 视频:走进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 百度一下 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 ”,精彩更多。 石峰村村民管联汉在北上抗日先遣队失散红军吴长生旧居边上唱吴长生口传的《红军勇士歌》(管其乾 摄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6-15 18:33:5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6-15 18:34:0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6-15 18:34:1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6-16 19:25:3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福建
福建版井冈山:与石峰村毗邻的牛乙、垇头、长美和洪砂美坂流坑村 在谷歌地图和百度地图上,牛乙村和石峰村是一个很近的村庄。两村相距约10公里(走小路更近),据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燕江红旗——永安土地革命时期史实存录》上的《小陶战斗》一文介绍,石峰村和牛乙村,都是红九军团护送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时的途经地或驻扎村;北上抗日先遣队从永安小陶出征后引出的中央苏区保卫战小陶战役期间,又有红一军团一师、二师途经或驻扎石峰村、牛乙村,至今,在牛乙村也保存有十余条红军标语。牛乙村共有牛乙坑和高际坑两个自然村,在石峰村遥望牛乙村,牛乙坑和高际坑都是石峰村的后花园,也是石峰村的铜墙铁壁;在高际坑和牛乙坑的半坡上不仅可以鸟瞰石峰洋,而且可以瞭望小陶战役的五大战场。 1934年7月9日至15日红九军团护送北上抗日先遣队途经永安石峰及周边村庄行军线路图(根据谷歌地图相关党史资料绘制) 图为石峰村9公里半处通往牛乙村的水泥公路。(管其乾 摄影) 2、图为石峰村9公里半处通往牛乙村的水泥公路。(管其乾 2012年6月13日摄影) 3、在石峰村布谷岭遥望茫茫的竹海和建有神农庙的高际岩顶(管其乾 2012年6月13日摄影) 4、在石峰村通往牛乙村的公路上,在石峰村境内的布谷岭遥望建有神农庙的高际岩,左侧的密林中有通往连城下余、上余和尧家畲的羊肠小道,是当年北上抗日先遣队走过的红军路(管其乾 2012年6月13日摄影) 在石峰村通往牛乙村的公路上,在石峰村境内的布谷岭遥望建有神农庙的高际岩,左侧的密林中有通往连城下余、上余和尧家畲的北上抗日先遣队走过的红军路,右侧是石峰村民管其裕种植的早熟蜜桔(管其乾摄影) 在石峰村通往牛乙村的公路上,在石峰村境内的布谷岭的这片早熟蜜桔园边可遥望建有神农庙的高际岩 (管其乾 2012年6月13日摄影) 在石峰村通往牛乙村路上石峰村甲子坑路段看到的毛竹林和荒芜的山垅田(管其乾 2012年6月13日摄影) 8、在石峰村通往牛乙村的公路上看到的高际岩顶,山顶上建有神农庙,这座山峰是石峰村地名的来由,在石峰村境内的不同地点,都可看到这座山峰,在不懂的地点遥望高际岩顶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管其乾 摄影) 永安电视台拍摄的历史资 料片《小陶战斗》 视频: 小陶战斗遗迹见证红军从永安开始长征 红色导游员钟丽红在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红军庙前的讲解已在中国网络电视台第四届全国红色导游员网络电视大赛展区播出 9、在石峰村通往牛乙村的公路上可看到不少这样的山涧,这是其中之一,沿着这条山涧到谷底就是石峰村的上半坑和石仑窟(盛产棘胸蛙),石峰村的自来水就引自这里(管其乾 摄影) 10、在石峰村通往牛乙村的公路上石峰村自来水池边上看到的生态公益林标识牌(管其乾 摄影) 11、石峰村通往牛乙坑高际坑的水泥公路(管其乾 摄影) 12、在石峰村通往牛乙坑的山路上看到的森林(管其乾 摄影) 13、在石峰村通往牛乙坑的山路上看到的毛竹林(管其乾 摄影) 14、在石峰村通往牛乙坑的山路上看到的毛竹林和竹林人家(管其乾 摄影) 15、在石峰村通往牛乙坑的山路上看到的毛竹林(管其乾 摄影,富士HS11拍摄) 16、在石峰村通往牛乙坑的山路上看到的毛竹林和竹林人家(管其乾 摄影,富士HS11拍摄) 17、靠近牛乙村的公路边拍摄到的毛竹林和山垅田(管其乾 摄影,佳能7D拍摄) 18、靠近牛乙村的公路边拍摄到的毛竹林和山垅田(管其乾 摄影,富士HS11拍摄) 19、靠近牛乙坑的公路边拍摄到的杨梅(管其乾 摄影,富士HS11拍摄) 红军在牛乙坑住过的房子(牛乙村54号),至今还留有红军标语(管其乾 摄影). 21、红军在牛乙坑住过的房子,至今还留有红军标语(管其乾 摄影) 沿着石阶而上就是当年红军住过的房子(管其乾 摄影) 牛乙坑这座老房子的矮墙上,依稀可见当年红军留下的标语:“只有苏维埃与红军才是真正为工农谋解放谋利益” (管其乾 摄影) 牛乙坑这座老房子的矮墙上,依稀可见当年红军留下的标语:“只有苏维埃与红军才是真正为工农谋解放谋利益” (管其乾 摄影) 24、保存在牛乙村罗瑞良老厝的红军标语“欢迎大刀会团丁回家大土豪分田地” (管其乾 摄影) 25、同样保存在牛乙村罗瑞良老厝(牛乙村54号)的红军标语,上条是“欢迎大刀会团丁回家大土豪分田地”,而这条却是“消灭大刀会”,这是不同时期的标语,也说明红军不止一次到过这里 (管其乾 摄影) 36、牛乙村的另一座房子罗朝生的老厝(牛乙村50号)也保存了红军标语(管其乾 摄影) 37、保存在牛乙村50号罗朝生老厝的红军标语:“反对国民党的食盐封锁”;“工农群众起来,建立工农兵的苏维埃政权” (管其乾 摄影) 38、保存在牛乙村50号罗朝生老厝的红军标语:“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福建,工农群众起来收割地主豪绅的谷子” (管其乾 摄影) 39、牛乙村全景(朱昌剑 摄影) 从牛乙村返回时拍到的高山山峰,因时间关系未仔细询问山峰的名称,曾从谷歌地图上看到牛乙村境内有高山洋公殿,此山是否是洋公殿不得而知,只能待下次有空再去仔细寻访了(管其乾 摄影) 从牛乙村返回时拍摄到的奇石将军帽,因其字迹很新,初以为是开公路时发现在该石头便写上几个字,经电话询问牛乙村支书,说是有典故,具体要待有时间时再细说(管其乾 摄影) 42、从牛乙村返回时在高际坑岭上回望石峰洋,因2012年6月13日天气有雾,照片不是很理想,容下次有时间再去(管其乾 摄影) 43、从牛乙村返回时在高际坑岭上回望石峰洋,因2012年6月13日天气有雾,照片不是很理想,容下次有时间再去(管其乾 摄影) 从牛乙村返回时在高际坑岭上回望石峰洋,因2012年6月13日天气有雾,照片不是很理想,容下次有时间再去(管其乾 2012年6月13日 摄影,佳能7D拍摄 与上图同一地点,在高际坑岭鸟瞰石峰村及其大陶洋、大陶口,天气好时可瞭望中央苏区保卫战小陶战斗的五大主要战场,带上望远镜可能效果更好(管其乾 2012年5月1日 摄影,佳能7D拍摄 46、与上图同一地点,在高际坑岭鸟瞰石峰村及其大陶洋、大陶口,天气好时可瞭望中央苏区保卫战小陶战斗的五大主要战场,带上望远镜可能效果更好,大雾天气,将又是另一番景致(管其乾2012年5月1日 摄影,佳能7D拍摄 47、与上图同一地点,在高际坑岭鸟瞰石峰村及其大陶洋、大陶口,天气好时可瞭望中央苏区保卫战小陶战斗的五大主要战场,带上望远镜可能效果更好,季节不同,村庄内的作物长势不同,山上的植被颜色不同,其景致也有所不同(管其乾2012年5月1日 摄影,佳能7D拍摄 49、与上图同一地点,在高际坑岭鸟瞰石峰村及其大陶洋、大陶口,天气好时可瞭望中央苏区保卫战小陶战斗的五大主要战场,带上望远镜可能效果更好(管其乾 110626摄影, 富士SH11摄) 2011年6月26日,在红军瞭望哨高际坑岭瞭望由北上抗日先遣队从永安市小陶镇出征引出的中央苏区保卫战小陶战斗战场遗址(管其乾 摄影) 北上抗日宣言第一发布地红军纪念园鸟瞰图(拍摄时间:2012年4月30日,地点:高际坑岭红军哨所附近) 与上图同一地点,在高际坑岭鸟瞰石峰村及其大陶洋、大陶口,天气好时可瞭望中央苏区保卫战小陶战斗的五大主要战场,带上望远镜可能效果更好(管其乾 120430摄影, 富士SH11摄) 50、在石峰村通往牛乙村公路的另一个点上(起坑)鸟瞰石峰村(管其乾 20110626摄影,富士HS11拍摄) 51、在石峰村通往牛乙村公路的另一个点上(起坑)鸟瞰石峰村(管其乾 20120613摄影,富士HS11拍摄) 52、在石峰村通往牛乙村公路的另一个点上(起坑)鸟瞰石峰村(管其乾 20120613摄影,佳能7D拍摄,有后期调整) 53、在石峰村通往牛乙村公路的另一个点上(起坑)鸟瞰石峰村(管其乾 20120613摄影,佳能7D拍摄,未后期调整) 红军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是一个美丽的山间盆地,百度一下“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精彩多多(管其乾,2010年秋摄,索尼H2) 在石峰村通往牛乙村公路的另一个点上(起坑)鸟瞰石峰村(管其乾 20110626摄影,富士HS11拍摄)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主编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证明《北上抗日宣言》等4部宣言书是事先印制的供红七军团沿途散发使用(管其乾 摄影 安孝义 提供资料) 《今日长征路图集》有关先遣队进入永安小陶镇石峰村及小陶洪砂和小陶本镇的的时间和线路 与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毗邻的红九军团途经地高际坑(永安党史资料《燕江红旗》有记载,但该自然村未发现红军标语),生态环境好,极适合建旅游别墅(摄影 管其乾) 与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毗邻的红九军团途经地高际坑(永安党史资料《燕江红旗》有记载,但该自然村未发现红军标语),生态环境好,空气特别清新(摄影 管其乾) 石峰村的北部是永安市垇头村,也是红九军团护送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期间的途经地,并且是北上抗日先遣队在小陶镇出征后引出的中央苏区保卫战小陶战役期间红一军团一师二师和少共国际师的途经地或驻扎村。 图为在永安管氏始祖大宗祠“平昌堂”后山上所看到的外景(管其乾 摄影) 图为永安管氏始祖大宗祠“平昌堂”正面外景。(管其乾 摄影) 2009年(己丑年)冬修辑一新的福建永安市小陶镇垇头村管氏宗祠平昌堂外景 2009年冬修辑一新的福建永安市小陶镇垇头村管氏宗祠平昌堂 [td=1,1,769 colSpan=3 height=66]姓氏与村庄的故事——东南管姓祖地石峰垇头  福建东南新闻网  |  时间: 2009-06-10 17:14:17    |  文章来源: 东南新闻网   
  东南网6月10日讯 (通讯员 管其乾) 在福建省永安市的小陶镇垇头村、石峰村等一些乡村,以及三明市尤溪县城关、沙县、建宁县,龙岩市漳平的双洋镇,福建省南平市,广东省梅州市,台湾省的台北、高雄等地,都或多或少地分布着我
国一个古老的姓氏居民——管姓。
  这些分布于我国东南部的管姓人口祖籍何处?又是怎样迁徙到上述各地的呢? 据《永安姓氏志》记载,根据永安小陶镇的《管氏族谱》记载,北宋年间的1094年至1098年,二十七郎管俞自江西随征入闽,始居于汀州馆前里,后迁至现在的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再迁至距离石峰村约5公里的现小陶镇垇头村,为永安管姓开基始祖,郡望平昌。 翻开《福建永安姓氏志》我们看到,永安管氏裔孙,于明代外迁的有:管成宗、管成富兄弟迁往尤溪县城关水东村;管印迁往漳平市双洋镇香僚村;管佛法迁往汀州府的长汀县;管益彩迁往沙县登龙坊;管益照迁往沙县城头西门。于清代外迁的有:管以义迁往泉州府安溪县,其孙管斯钟迁往现广东省梅州市的原广东嘉应州厢城大旺口;管以明、管以昌迁往沙县石斗;管继腾迁往沙县菖蒲坑;管继旺迁往现福建省南平市的延平府;管振翮(hé)、管大芹兄弟于清末迁往沙县;管文源于清乾隆年间迁建宁县。于解放前随国民党到台湾的有管文汉、管占腾、管占宏、管占木,分别定居在台北、高雄等地。管台生一家先后移居台湾。   永安管氏现有人口2444人,在《永安姓氏志》中排名第25 位。现主要分布在小陶镇的坚村、美坂村、石峰村、垇头村、牛益村和大陶洋盆地,洪田镇的东坑村、生卿村、水东村,曹远镇的下早村及罗坊乡的半村等村庄。其中垇头村全部为管姓,石峰村主要为管姓和吴姓。   永安管氏始祖大宗祠“平昌堂”座落在永安市小陶镇垇头村。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1年),占地面积2.5亩。清光绪年间小修,1993年秋大修,至今保存完好。每年除夕,不少管姓后裔都要带上年鸡、年饭等来到这里祭祀祖先。   位于垇头村崇头庵自然村的管氏“永兴殿”,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建筑风格独特,殿内雕梁画栋。“文革”期间被毁。   永安管氏始祖管俞墓葬小陶镇垇头村的下畲栋,每年秋季,不少管姓后裔都要来到下畲栋祭祀永安管氏始祖管俞。 永安管姓的古代人物有:管谷,曾任明代南城县丞。管焰,字衡山,曾有授府经历。   管帮韶,系清代官拜六品州同。   管墩道,字濠(háo)琅(láng),号厚齐,系清道光三年(1823年)进士,敕(chì)授儒林郎。 永安管姓的现代人物有:管文汉,号鸣浩,小陶镇垇头村人,黄埔军校第17期学员,曾任国民党海军少将。管占宏,小陶镇垇头村人,国民党四川陆军学校毕业,曾任国民军校官。 列入《福建永安姓氏志》的《革命烈士名表》的有:管正才,小陶镇垇头村人,生前的身份为副班长,所获得的荣誉称号是革命烈士;管其家,小陶镇石峰村人,生前身份为战士,所获得的荣誉称号是革命烈士。   据管其家烈士的亲属介绍,管其家烈士的遗骸骨灰墓葬永安市洪田镇东坑村,其墓地就在东坑村与洪田镇遥遥相对的一座山腰上。站在管其家的墓地上,可遥望洪田全镇。为使管其家烈士后继有人,1999年9月20日,管其家的长辈曾赴江西省九江市社会福利院收养一名失散儿童作为管其家的后代。   列入《永安姓氏志》的《英雄人物名表》的有永安市小陶镇美坂村流坑自然村的管彩金,1951年,管彩金曾在剿匪中荣立一等功。 石峰、垇头不仅堪称东南管姓祖地之一,而且保留了大批长征前夕留下的红军抗日标语。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石峰、长美、垇头是小陶镇通往清流县半村、吴坊)、罗坊、沙芜乡等地的必经之路。“红军是抗日反帝的军队”,“ 拥护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白军士兵不打红军,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白军士兵同红军联合起来北上抗日”。这些落款为“红军——产(宣)”或“红军——共(宣)”或“红军国”的红军标语共有70多条,至今依然保留在石峰村的瓦窑头厝、管辉彩老厝和垇头村长美自然村的一些老厝里。   另外,在石峰村的一座管姓祖厝里,其墙面上还保留着大幅文革标语。文革期间,这座祖厝曾作为石峰村的大队部。当时的下放干部——福建省京剧团团长田子文,以及当时的下乡知情和稍后的小学教师管其英均在此居住。   石峰、垇头都是没有工业废气污染的小山村,这里盛产稻米、林竹和柑橘、桃李等水果。
(责编:林芳斌)
视频: 姓氏与村庄的故事:东南管姓祖地石峰垇头 2008年秋鸟瞰福建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 福建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管姓祖厝至今还保留着大幅文革标语 《垇头村记》记载了永安管姓的来龙去脉 垇头村村口,远处的班车从永安开往罗坊途径垇头村村口(管其乾 摄影) 清一色的管家村——福建永安市小陶镇垇头村长美自然村村口( 管其乾 摄影) 清一色的管家村——福建永安市小陶镇垇头村长美自然村村口( 管其乾 摄影) 清一色的管家村——福建永安市小陶镇垇头村长美自然村村口( 管其乾 摄影) 垇头村长美自然村管炳辉老厝也保留了部分红军标语(朱昌剑 摄影) 垇头长美自然村的红军标语(管连兴 摄影) 保存于永安市小陶镇垇头村长美自然村的红军漫画 (管连兴 摄影) 连接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与流坑村的石峰村红军松周边公路(管其乾 摄影) 石峰村的红军庙引起了各级旅游部门的关注,目前,红色导游员钟丽红在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红军庙前的讲解已在中国网络电视台第四届全国红色导游员网络电视大赛展区播出,欢迎在百度输入“红色导游员钟丽红”查找观看 中国网络电视台第四届全国红色导游员网络电视大赛展区播出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红色导游视频 摩托车手刘昌蒲与笔者到距离石峰村红军庙约100米远的红军墓前祭奠红军英烈(管其乾 摄影) 擅长看日子和看风水且能做简单泥水工的工匠廖金达和摩托车手刘昌蒲在石峰村红军庙的新砌香炉前焚香点烛(管其乾 摄影) 永安百姓在石峰村白粉山战斗遗址红军纪念亭(老百姓的红军庙)给红军无名英烈上香(管其乾 摄影) 1、左起2012年4月26日永安市小陶镇派出所教导员巫福江、所长李冬青、等在石峰村白粉山战斗遗址红军松前缅怀牺牲在白粉山战斗遗址的无名红军英烈(管其乾 摄影) 永安石峰村白粉山战斗遗址红军松简介(管其乾 摄影) 点击观看视频《红色导游带您走进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含小陶战斗)》 与石峰村毗邻的还有美坂村,在石峰村通往美坂村的公路上有石峰村白粉山战斗遗址红军纪念亭(老百姓的红军庙)和红军松、红军墓 流坑掠影:右前方的公路通永安市小陶镇石峰和罗坊乡(管其乾 摄影报道) 与石峰村毗邻的美坂村乡流坑掠影(管其乾 摄影报道) 流坑是永安市小陶镇通往罗坊乡半村村的公路上的一个小山村。这里居住着100个人口,户主都是姓管,是个典型的管家村。从流坑再往半村方向走,分别是石峰、长美、垇头。石峰村居住着姓管和姓吴两大姓,长美和垇头也是清一色的管家村。 距流坑自然村1.5公里、石峰村5.5公里左右的公路边,有一座陶窑,到石峰村旅游的客人们只要与陶窑的老板叶先生讲好价钱,还可以在这里体验一回自己参与制陶的快乐。 距流坑自然村1.5公里、石峰村5.5公里左右的公路边,有一座陶窑,到石峰村旅游的客人们只要与陶窑的老板叶先生讲好价钱,还可以在这里体验一回自己参与制陶的快乐。 距流坑自然村1.5公里、石峰村5.5公里左右的公路边,有一座陶窑,到石峰村旅游的客人们只要与陶窑的老板叶先生讲好价钱,还可以在这里体验一回自己参与制陶的快乐。 距流坑自然村1.5公里、石峰村5.5公里左右的公路边,有一座陶窑,到石峰村旅游的客人们只要与陶窑的老板叶先生讲好价钱,还可以在这里体验一回自己参与制陶的快乐。 距流坑自然村1.5公里、石峰村5.5公里左右的公路边,有一座陶窑,到石峰村旅游的客人们只要与陶窑的老板叶先生讲好价钱,还可以在这里体验一回自己参与制陶的快乐。 距流坑自然村1.5公里、石峰村5.5公里左右的公路边,有一座陶窑,到石峰村旅游的客人们只要与陶窑的老板叶先生讲好价钱,还可以在这里体验一回自己参与制陶的快乐。 距流坑自然村1.5公里、石峰村5.5公里左右的公路边,有一座陶窑,到石峰村旅游的客人们只要与陶窑的老板叶先生讲好价钱,还可以在这里体验一回自己参与制陶的快乐。 距流坑自然村1.5公里、石峰村5.5公里左右的公路边,有一座陶窑,到石峰村旅游的客人们只要与陶窑的老板叶先生讲好价钱,还可以在这里体验一回自己参与制陶的快乐。 距流坑自然村1.5公里、石峰村5.5公里左右的公路边,有一座陶窑,到石峰村旅游的客人们只要与陶窑的老板叶先生讲好价钱,还可以在这里体验一回自己参与制陶的快乐。 距流坑自然村1.5公里、石峰村5.5公里左右的公路边,有一座陶窑,到石峰村旅游的客人们只要与陶窑的老板叶先生讲好价钱,还可以在这里体验一回自己参与制陶的快乐。 距流坑自然村1.5公里、石峰村5.5公里左右的公路边,有一座陶窑,到石峰村旅游的客人们只要与陶窑的老板叶先生讲好价钱,还可以在这里体验一回自己参与制陶的快乐。 从流坑再出来1.5公里,距离石峰村6公里就是流口,也称洪砂口,再出来1公里就是永武高速公路白灼洋大桥,也是小半线3公里路段(管其乾 摄影) 从白灼洋大桥附近往小陶再出3公里就是小陶镇,是北上抗日先遣队与红九军团的会师地,图为小陶镇一瞥(管其乾 摄影) 站在小陶镇林业站门前拍到的小陶镇街景(管其乾 摄影) 车到小陶镇政府附近看到这块指路牌,往右10.5公里就是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管其乾 摄影) 沿205国道车到小陶镇政府往90度拐就是通往罗坊乡和石峰村的小半线,谷歌地图搜索小陶镇及石丰村更具体(管其乾 摄影) 井冈山?永安也有福建版井冈山,堪与江西井冈山媲美 最清纯美女带您走进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 http://sns.fjsen.com/space.php?uid=672300&do=blog&id=3837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电话:0777-3609360|触屏版|小黑屋|手机360|桂ICP备08003557号-1|

GMT+8, 2025-4-19 03:09 , Processed in 0.190204 second(s), 1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